[实用新型]一种带锯条的齿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3758.1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3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成有才;郭喜如;李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1/12 | 分类号: | B23D61/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2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锯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锯切金属的工具,具体是指带锯条的齿形结构。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研究锯条的人员将如何减少齿尖的磨损作为研究方向,齿尖边缘一旦磨损,将造成锯条切斜和锯条使用寿命的终结。因此人们将几个不同形状的齿作为一组齿,意在延长齿尖边缘的寿命;带锯条的锯齿由该一组齿重复并连续排列构成。一组齿包括直齿和被分齿(一对被分齿通常由一只向左分齿和一只向右分齿组成),其中直齿的作用是保持锯条的运行方向,被分齿的作用是在被切金属上切割出运动间隙,使锯条能充分自由的在该金属上运行。现有带锯条的齿型是,所有的齿高度相同,齿与齿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而齿尖均为直角。这样的齿型中,直齿基本不参与切割,只有被分齿参与切割,而又由于直齿的干扰,产生的铁屑大小不一,同一个齿的不同部分承担的切削任务也不相等,这样就造成承担切削任务较多的部分产生早期疲劳,锯条寿命缩短。
此外,如原Sandvik拥有专利的齿型,其最高齿排在最前面,造成沿锯切方向曝露在工件前的高度过大;又由于这种齿型主要用于大齿距的齿型上,因此,拉齿的风险很大。在锯床刚性不很好,锯床抖动大的较多情况下,使用这种锯条就很容易造成锯条损坏。由于这种锯条价格昂贵,如果轻易造成损坏,不易被用户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带锯条的齿形结构,它能使两个不等高的直齿在保证锯条运行方向时还能参与槽口边缘的切割,使每个齿都能承担一部分切割任务,使切割效率更高,工具寿命延长,切削成本更低;同时将次高齿安排在最高齿之前,可优化锯条的切削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对锯床的平稳性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带锯条的齿形结构由至少四个连续排列的锯齿为一组齿,该一组齿重复并连续排列构成整条带锯条的锯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一组齿的组成为:第一齿为直齿且齿顶两侧有倒角,该齿为次高齿;第二齿为直齿且齿顶两侧有倒角,该齿为最高齿;第三齿与第四齿为一对被分齿;第一齿的齿顶宽度L2大于第二齿的齿顶宽度L1而小于锯条厚度T,即L1<L2<T;第二齿齿顶宽度L1宽度不大于锯条宽度T的1/3,即L1≤1/3T。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带锯条的齿形结构由四个连续排列的锯齿为一组齿,该一组齿重复并连续排列构成整条带锯条的锯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一组齿的组成为:第一齿1为直齿且齿顶两侧有倒角7,该齿为次高齿;第二齿2为直齿且齿顶两侧有倒角8,该齿为最高齿;第三齿3与第四齿4为一对被分齿;第一齿1的齿顶宽度L2大于第二齿2的齿顶宽度L1而小于锯条厚度T,即L1<L2<T;第二齿2齿顶宽度L1宽度不大于锯条宽度T的1/3,即L1≤1/3T。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可在所述第四齿4之后增加一对或一对以上的被分齿,例如再设置由第五齿5和第六齿6组成的一对被分齿。当所述被分齿设置为两对或两对以上时,还可在相邻两对被分齿之间再设置一只次高齿,该次高齿与所述第一齿1之次高齿有相同的齿形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齿1齿顶倒角7的角度β可以为45°,倒角的斜边长度应不小于0.13mm。
进一步地,当被分齿为两对或两对以上时,最后一对被分齿(即该组齿中远离第一齿1的一对被分齿)的齿顶两侧应无倒角,因为它们决定了切口的宽度,但其前面的各对被分齿可以有倒角,也可以无导角;各被分齿,如图1中第三齿3、第五齿5、第四齿4、第六齿6的分齿角度α相同。分齿角度α可按现有技术角度确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齿2与第一齿1之间的高度差h2小于第二齿2与所述被分齿之间的高度差h1,即h2<h1,且h1的取值范围为0.10mm-0.30mm,h2的取值范围为0.05mm-0.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组齿的齿距可以是变齿距或等齿距。如果为变齿距,则最高齿之前的齿距要比其他的齿距大,次高齿之前的齿距大于被分齿之前的齿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3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