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体征监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3920.X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33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凤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凤秋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000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体征 监测 | ||
1、便携式体征监测仪,包括主机和传感带,它们之间用电缆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机内装有通用型单片机,单片机分别和无线电发射电路、报警电路、A/D转换电路、液晶显示器电连接,A/D转换电路分别和三个放大调整电路电连接,三个放大调整电路通过电缆分别和传感带上对应的通道传感电路电连接,主机中的电源电路分别和主机及传感带中的各个电路电连接,传感带包括一个长条状的布质基带,基带的一面固定有气带和气囊,气带和气囊之间固定有进气阀,基带的另一面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有三个通道传感电路,三个通道传感电路分别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血氧光电传感器相连,血氧光电传感器由光电转换线缆和其端部的光电感应环组成,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基带中部,光电转换线缆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压力传感器的旁边,在基带的一端固定有粘接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体征监测仪,其特征在于,电路结构组成分述如下:
一、无线数据发送电路:由无线收发一体芯片(IC1)及f:4mc晶体调制方式FSK组成,工作电压为2.7-5V,通信距离为1.7KM,芯片9脚为发射数据输入端,15、16脚为天线信号输出端,印刷板上带微带天线发射,本电路直接与单片机串口相连;
二、单片机数据处理和控制电路,由芯片(IC2)及相应的阻容元件组成,芯片(IC2)为通用的AT89S51单片机芯片,其中PO端口,为采样数据输入端口,P3.4端口与芯片(IC13)/2及扬声器Y构成声响报警电路;
三、模数转换电路:由芯片(IC3)、芯片(IC13)、芯片(IC15)、芯片(IC16)元件组成,芯片(IC3)型号为ADC0809,芯片(IC13)为数字量输出地址端口组合电路,芯片(IC15)为模拟量采集端口输入地址口译码电路,芯片(IC16)为模拟数字转换频率分频器;
四、三通道放大调整,采集电路:
①、心率与血压值采集放大电路包括芯片(IC7)、芯片(IC10)、芯片(IC9)、芯片(IC11)、芯片(IC6)/4元件,由压力传感器采集心电压力信号,经芯片(IC7)放大,芯片(IC10)整形电路提取脉搏信号,由单片机P2.3端口控制启动芯片(IC9)计数,n=4,经P3.3端口输入单片机中测量R-R周期时间,获取心率平均数据,另一路,由芯片(IC6)继续放大输入芯片(IC3)26脚,获取高、低血压;
②、体温测量采集电路包括芯片(IC6)与温度传感器AD590元件,经芯片(IC3)27脚输入进行模数转换;
③、血氧饱和度测量采集电路由芯片(IC8)及相应的光电感应电路组成,输入至芯片(IC3)28脚转换为血氧浓度数字量;
五、数据输出显示电路,包括芯片(IC4)、芯片(IC5)、芯片(IC14)元件,芯片(IC4)为LCD静态驱动芯片,接收来自芯片(IC2)的P1端口的显示数据并进行译码锁存,芯片(IC5)为4位显示屏;
六、电源变换电路:包括芯片(IC12)及相应的稳压电路7805及稳压电路7905元件,将电板3.6V直流电源变换为12V直流电源,再经稳压电路7805和稳压电路7905变换为±5V,3.6V直流电源采用手机用电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凤秋,未经朱凤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3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