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4178.4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禹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长春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A62B9/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 强 |
地址: | 311200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用 供氧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包括装有顶盖(2)的封闭容器(1)和一节导气软管,其特征是,置于该封闭容器(1)中的高压氧储存器(10)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2)上,顶盖(2)上设有同容器内腔连通的输氧接咀(3)和分别放有鼻塞式呼气器(17)与鼻塞式吸气器(18)的两个凹槽,所述高压氧气储存器(10)的下端设有带单向阀的充气嘴(11)而上端设有减压与截止阀(12),封闭容器(1)内腔经所述减压与截止阀(12)同高压氧气储存器(10)的储气腔(13)连通;所述鼻塞式呼气器(17)设有呼气时打开且还可调节为常闭的单向阀,鼻塞式吸气器(18)设有吸气时打开且还可调节为常开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氧气储存器(10)下端带单向阀的充气嘴(11)中的单向阀的结构为,于高压氧气储存器(10)的筒体一端开有一锥形阀孔且该锥形阀孔孔径较大一端位于所述储气腔(13)一侧,锥形阀孔外侧设有充气接嘴(21),阀杆(24)的相应锥形体底端位于所述锥形阀孔中而其杆体位于充气接嘴(21)内,在杆体前端的限位体(22)与高压氧气储存器(10)的筒体外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3);所述充气接嘴(21)上设置盖帽(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氧气储存器(10)上端的减压与截止阀(12)的结构为,所述高压氧气储存器(10)的端部设有带阀腔(26)的阀体(27),阀体底部开有连通储气腔(13)与阀腔(26)的锥形中孔,阀体(27)一侧开有氧气输出口(28)和平衡进气口(29),所述氧气输出口(28)和平衡进气口(29)之间设有将阀腔(26)分隔为互不透气的两部分的碟形隔膜(30),阀针(34)的锥形前端位于所述锥形中孔中而其后端同碟形隔膜(30)相连,在碟形隔膜(30)的外侧设有装在阀体(27)上的弹簧座(31)和将阀腔(26)封闭的手轮轴座(32),所述阀体底部与碟形隔膜(30)之间装有套在阀针(34)上的内侧弹簧(33),弹簧座(31)与碟形隔膜(30)之间装有外侧弹簧(35),外端装有手轮(36)的手轮轴(37)装在所述手轮轴座(32)的轴孔中并与该手轮轴座(32)以螺纹连接,手轮轴(37)的内端位于碟形隔膜(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鼻塞式呼气器(17)中的单向阀结构为,呼气器本体(38)的通道(39)中设有可隔断该通道的膜片(40),该膜片(40)于通道(39)靠近进气端口(41)一侧设有膜片限位台阶(42),膜片(40)另一侧与通道(39)出气端口(43)之间装有复位弹簧(44);在呼气器本体(38)的出气端口(43)用螺纹连接有一个可将所述膜片(40)压置在膜片限位台阶(42)上的开关螺栓(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鼻塞式吸气器(18)中的单向阀结构为,吸气器本体(46)的通道(47)中设有可隔断该通道的空心小球(49),该空心小球(49)置于支承台阶(48)和内栅片(50)之间,吸气器本体(46)的出气端口设有外栅片(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盖(2)上设有一个高压气压表(4),该高压气压表(4)的进气口经连通管(8)同高压氧储存器(10)一侧的连接咀(2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在顶盖(2)上设置一个低压气压表(5),该低压气压表(5)的进气口与封闭容器(1)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在封闭容器上设有一个挂扣(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盖(2)上设置顶部设有绳环的顶盖固定螺栓(7),该顶盖固定螺栓(7)同固定在封闭容器(1)筒体内壁的连接块上对应螺孔相连接;所述顶盖固定螺栓(7)在顶盖(2)两侧各设置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携式多用供氧装置,其特征是,氧气输出口(28)同一气体过滤器(9)的进气口连接,而该气体过滤器(9)的出气口同封闭容器(1)的内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长春,未经禹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1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节状健身爬杆
- 下一篇:具有服药记忆功能的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