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潜孔冲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4366.7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1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06 | 分类号: | E21B4/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孔冲击器,特指系一种专用于高风压钻机钻孔作业的新型潜孔冲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在用基本建设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钻孔作业使用一种快速、高效、稳定、经济、寿命长的潜孔冲击器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老式潜孔冲击器采用外缸内槽定位的方式来固定各部份零件,这样设计无疑增加了外缸的挖沟槽数量,使外缸因挖沟槽而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增加。另外,老式潜孔冲击器普遍采用通过内缸来配气的方式。因外缸内径尺寸是一致的。增加了内缸无疑要减少活塞的质量,活塞是潜孔冲击器的心脏,是个要求非常高的零件,活塞质量加大的同时也减少了活塞断裂的可能性。还有,老式潜孔冲击器活塞是采用中心通贯棒锤型结构,这种结构的活塞致命弱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活塞产生断裂的可能性加大。以上几点都是一直冲击器使用寿命短、使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传递扭矩强、连接可靠,减少钻头掉落隐患的一种新型潜孔冲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接头、活塞、钻头,所述外缸的一端与所述接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钻头,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外缸内腔中,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内孔中连接有设置在接头上的接头配气杆并与接头中心孔连通,所述活塞上的第二内孔与设置在所述钻头上的尼龙尾管连接并与钻头中心孔连通,所述活塞上还设有前侧斜孔和后侧斜孔,所述前侧斜孔与前气室连通,所述后侧斜孔与后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缸内设有与活塞对应的定位挡丝。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头上设有抗磨合金。所述外缸内设有固定钻头的卡环。所述钻头与所述外缸采用花键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案,接头增加了抗磨合金,加长了外缸的使用寿命,取消了传统的用逆止阀来控制进气的方式,结构更简单,装配更方便,采用挡丝定位,减少了外缸挖槽数量,使外缸的寿命加长,断裂的可能性减少,取消的传统的内缸配气结构,使用无内缸配气方式,加大了活塞的质量,使用潜孔冲击器冲击能更大,效率更高,活塞采用侧斜孔配气方式,加强了活塞的强度,减少了中心排气式活塞经常断裂的问题,采用卡环连接,使钻头在工作同不掉下来,采用花键连接,有效的传递扭矩。
综上所述,所述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潜孔冲击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传递扭矩强、连接可靠,减少钻头掉落隐患等优点,可适应于地矿、水电、公路、铁路、水井、油井、地热等领域用的凿岩钻具。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新型潜孔冲击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接头、2----抗磨合金、3----接头中心孔、4----后气室、5----接头配气杆、6----活塞,7----第一内孔、8----前侧斜孔、9----外缸、10----定位挡丝、11----卡环、12----花键、13----钻头、14----后侧斜孔,15----尼龙尾管、16----前气室、17----钻头中心孔、18----第二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新型潜孔冲击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潜孔冲击器,包括外缸9、接头1、活塞6、钻头13,所述外缸9的一端与所述接头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钻头13,所述活塞6设置在所述外缸9内腔中,所述活塞6上的第一内孔7中连接有设置在接头1上的接头配气杆5并与接头中心孔3连通,所述活塞6上的第二内孔18与设置在所述钻头13上的尼龙尾管15连接并与钻头中心孔13连通,所述活塞6上还设有前侧斜孔8和后侧斜孔14,所述前侧斜孔8与前气室16连通,所述后侧斜孔14与后气室连通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缸9内设有与活塞6对应的定位挡丝1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头1上设有抗磨合金2。所述外缸9内设有固定钻头13的卡环11。所述钻头13与所述外缸9采用花键12连接。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高压气体沿接头中心孔3进入活塞第一内孔7,再从活塞第一内孔7依次沿前侧斜孔8、活塞6表面的圆弧槽进入前气室16,高压气体在前气室16膨胀推动活塞6向上运动,当活塞6向上运动当越过钻头13上的尼龙尾管15时,前气室高压气体通过尼龙尾管15从钻头中心孔17排出冲击器外,参与排渣,活塞6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越过外缸9内的沟槽,使得高压气体在后气室4处于封闭状态,高压气体后气室4由于压力膨胀,推动活塞6向下运动,当活塞6运动到底部冲击钻头13时,后气室4内的高压气体沿活塞6表面的圆弧槽及外缸内的沟槽沿后侧斜孔14进入钻头13的钻头中心孔17排出冲击器外,参与排渣,活塞如上所述反复运动,使冲击器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