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计量斗式喂棉称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4716.X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6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兴;陈兴强;王生泽;杨崇倡;于海燕;王晓红;林仁邦;刘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13/04 | 分类号: | G01G13/04;G01G17/02;B30B9/30;B30B15/30;B65B37/18;B65B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孙健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 斗式喂棉 称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计量斗式喂棉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短纤维打包装置,其称重采用多次称重重量依次累加达到包重设定值的方法进行,包重精度都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它们普遍采用包重达到设定值后,关闭喂棉斗的门截住下落纤维的方法来控制包重精度,由于纤维下落状态是不规则的,因此无法避免在临近设定值时的冲击砸秤现象,包重精度较低,日生产100吨生产线的包重精度能达到350kg±1.5kg的包数占总包数的70~95%,日生产200吨生产线的包重精度能达到350kg±2kg的包数占总包数的70~95%。专利CN200420023712.7提出了一种将储棉箱分割成两个腔体加入分棉器的装置,将上述两种条件下的纤维动态称重精度提高到了95%。但是仍然只有一个计量斗,为了保证工作效率,不可能截住落棉,让计量斗有足够的时间在静态下称棉,因此,称重精度不可能有很大提高。现有的打包机都是采用单个计量斗,为了保证效率,一次称量的纤维较多,在推棉装置中堆积大量的纤维,推棉时很容易发生挤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计量斗式喂棉称重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称重不精确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多计量斗式喂棉称重装置,包括喂棉斗和V型连接斗,所述的喂棉斗下有多个支腔,由导流翻板控制接通的支腔,每个支腔的出口处分别设置一个计量斗,至少一个支腔中安装有控流翻板和送棉罗拉。
所述的支腔有A腔和B腔两个支腔,所述的A支腔中装有控流翻板和送棉罗拉。
所述的支腔有A腔和B腔两个支腔,所述的两个支腔中装有控流翻板和送棉罗拉。
所述的送棉罗拉安装在支腔的内壁右侧。
所述的送棉罗拉固定在控流翻板的活动端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喂棉斗分出几个支腔实现了多个计量斗轮流在静态下称重,在每包纤维称重的最后时刻,用导流翻板和送棉罗拉微调送棉。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改动态称量为静态称量,大大提高了称重精度。另外,采用多个计量斗同时工作,每个计量斗每次称棉量相应减少,每次推入到固定棉箱的纤维减少,减少了挤棉,降低了打包机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喂棉称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腔微调重量时的剖视图
图3A腔落棉时的剖视图
图4B腔落棉时的剖视图
图5另一实施实例中的喂棉斗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例用于一包纤维偶数次称重的情况。
如图2、3、4所示,一种多计量斗式喂棉称重装置,包括喂棉斗1、两个计量斗2A和2B、V型连接斗3;所述的喂棉箱采用两个分腔:A腔8和B腔7,设计成倒Y形,每个支腔下设置一个计量斗。喂棉斗1上部设置导流翻板4,下部隔成两个分腔:A腔8和B腔7,落棉口设在B腔8上方。当纤维第一称称量时,如图4所示,导流翻板4放下,控流翻板5翻起,纤维经B腔7喂入其下的计量斗2B。当计量斗2B中的纤维重量达到预设值时,如图3所示,导流翻板4翻起,将B腔7遮住,同时控流翻板5放下,纤维落入A腔8中。此时,计量斗2B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在静态下称重,称重后纤维落入固定棉箱中。计量斗的两个支腔如此在导流翻板4的引导下,轮流落棉,其下的两个计量斗2A和2B轮流在静态下称重;另在A腔8中安装有微调用的控流翻板5和送棉罗拉6,所述的送棉罗拉6通过轴固定在计量斗1的A腔8右侧,当累计重量即将达到设定包重时,如图2所示,导流翻板4翻起,将B腔7遮住,同时控流翻板5翻起,和送棉罗拉6间形成较小的空隙,在送棉罗拉6的主动旋转下只有少量的纤维落入计量斗2A中,起到了微调重量的作用,其余的大部分纤维堆在控流翻板5上方。当此包计重结束时,导流翻板4放下,纤维落入计量斗2B内,如图4所示。开始了下一包的计重,如此循环。
实施例2
本实例用于一包纤维奇数次称重的情况。
其结构是在实施实例1的基础上,在B腔7中也安装微调用的控流翻板5和送棉罗拉6,可以满足两个计量斗轮流微调重量的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实例是对送棉罗拉6的位置有所变化。如图5所示,送棉罗拉6固定在控流翻板5的活动端上。其它结构同实施实例1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