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型钢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5056.7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7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陆元春;黄锦源;马韩江;郭卓明;吴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道桥的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球型钢支座主要包含一上支座板、一中间球面板及一下支座板三大部件。上支座板下方焊有一不锈钢滑板,可与中间球面板上方的平面四氟板滑动配合,使支座产生顺桥向的水平位移。
中间球面板下方的镀铬球面与下支座板上的球面四氟板之间同样是滑动配合,使球型钢支座可以产生转角。
平面四氟板、球面四氟板是球型钢支座结构中直接承载支座荷载的部件。同样直径的四氟板,承载压应力的大小决定了支座荷载的大小;相对地,同样的荷载条件下,具有不同压应力的四氟板在大体上就决定了支座外形尺寸的大小。
本技术领域中现有大部分的支座,包括球型钢支座、盆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等,均采用压应力为30MPa的聚四氟乙烯板(PTFE),但以此种聚四氟乙烯板为关键材料的支座在一些高要求的桥梁工程(例如有超大荷载或高滑动速度要求的工程)中,难以满足技术要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适用于超大荷载或高滑动速度要求的桥梁工程的球型钢支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超大载荷能力、低摩擦系数及高滑动速度且小巧轻便的球型钢支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型钢支座,包括一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上具有一与所述上支座板固定连接的不锈钢滑板以用做滑动配合底面;一中间球面板,所述中间球面板具有承载上平面及半球形底面,所述承载上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配合底面滑动配合的平面四氟板;及一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具有底平面及承载上表面,所述承载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半球形底面滑动配合的球面四氟板;所述平面四氟板、所述球面四氟板为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质。
较佳地,还包括不锈钢板防尘罩,所述不锈钢板防尘罩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四侧,并至少延伸至所述下支座板。
本实用新型的球型钢支座,由于采用了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料的平面四氟板及球面四氟板,从而获得了超大载荷能力(容许压应力为55MPa,极限压应力可达到130MPa)、低摩擦系数(<0.02)及高滑动速度等性能上的优异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改变竖向荷载的条件下大大缩小了支座的外形尺寸,获得了小巧轻便的有益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不锈钢材质的防尘罩,较之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橡胶板或四氟纤维布防尘罩而言,具有防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装卸方便且美化支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各部件位置关系的结构设计中,在满足支座的荷载、水平剪力及转角等各方面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上支座板下部与下支座上部之间的净空尺寸满足了连接螺栓从连接套筒中拆退的空间要求,方便了支座在使用状态的养护或更换,有效增加了支座的长期、整体使用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型钢支座主要包括一上支座板1,一中间球面板2及一下支座板4。
上支座板1的底面上焊接有镜面的不锈钢滑板11,用做滑动配合底面。
中间球面板2在其承载上平面上通过凹槽嵌设有一平面四氟板3。平面四氟板3用于与不锈钢滑板11滑动配合,以使支座整体获得顺桥向的水平位移功能。
中间球面板2还具有一半球形的镀铬底面21。
下支座板4具有底平面41及承载上表面,承载上表面上设置有与半球形底面21滑动配合的球面四氟板5。球面四氟板5与半球形的镀铬底面21滑动配合以使球型钢支座具有转角功能。
本实施例中,上支座板1、中间球面板2及下支座板4选用ZG270-500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支座板1、中间球面板2也可以选用Q345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平面四氟板3、球面四氟板5选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具体为由德国门福公司(IBG MONFORTS)生产的、型号为Monslide LF的改性聚乙烯材料,该材料是在聚乙烯里填加高性能的填充物和填加剂通过改性获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