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5381.3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兆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9/02 | 分类号: | E06C9/02;E06C7/08;E06C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瞿承达 |
地址: | 20150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安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梯,特别是涉及一种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
背景技术:
通常加工制作由立柱、踏脚杆及扶手所组成的竖梯会遇到如下的问题,一种是在加工地根据现场计量的尺寸,对具有一定尺寸的原材料进行切割和焊接成符合竖梯立柱所需的要求,再加工踏脚杆及扶手,最后制作成竖梯,然后,再运往现场安装,另一种是将原材料和加工工具都运往现场就地实施切割和焊接加工、安装竖梯,如此种种,既造成运输上的烦琐,又降低工作效率及提高产品的制作成本,还削弱了制造商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且,制作加工复杂,维修困难。另外,普通竖梯无安全保障措施,或配套不相称的安全措施,造成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它不但使用可靠、安全,而且,安装简捷,维修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包括一立柱、踏脚杆及扶手,所述的立柱呈“H”形状,所述的呈“H”形状的立柱由前、后端槽所形成,所述的立柱的前端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延伸有一向内的左、右翻边,所述的左翻边的宽度大于右翻边的宽度,所述的前端槽的槽底上均布有与所述的前端槽的槽口相对的孔,所述的前端槽与防坠器形成滑动联接,所述的后端槽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均布有相对的孔,所述的后端槽的左、右侧壁上相对的孔处串装有所述的踏脚杆并形成联接固定,所述的踏脚杆的左、右端部上分别套装有呈“C”形状的左、右扶手并形成固定联接,所述的左、右扶手的上端端部的外侧螺纹联接有一均布螺栓孔的左、右连接平板,所述的后端槽的左、右侧壁分别延伸有一向内的左、右翻边,所述的后端槽的向内的左、右翻边的内端面均呈斜面形状,所述的后端槽内嵌装联接有一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由两端中部分别延伸有一定位块的且中部均布有螺栓孔的连接板、串装在连接板上的螺栓孔处的带有一垫圈的螺栓、嵌装在立柱后端槽内的与螺栓螺纹联接的且上端面上的两端呈斜面形状的异型螺母所组成,所述的异型螺母上端面上呈斜面形状的两端与所述的立柱的后端槽的向内的左、右翻边的呈斜面形状的内端面互相配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竖梯,采用了自制的呈“H”形状的型材立柱、踏脚杆、扶手及连接件,呈“H”形状的立柱分为前、后端槽,立柱的后端槽的左、右侧壁上相对的孔与踏脚杆配合装配成竖梯,立柱的后端槽还能与连接件配合组装,使立柱可逐节延伸至所需的高度,踏脚杆的左、右端部上套装呈“C”形状的左、右扶手,左、右扶手的上端端部的外侧通过均布螺栓孔的左、右连接平板使扶手随立柱逐节延伸而延伸组装,立柱的前端槽的结构为一轨道,可与防坠器配套使用,前端槽的槽底上均布的孔为防坠器的隼形止动块止动之用,以形成安全保障措施,并且,轨道上滑动联接的防坠器可供多个操作工的背带连接随带的挂钩连接,且使竖梯和安保设备合二而为一形成一整体,增加了竖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省却了另设轨道的麻烦,因此,结构合理,装卸简捷,操作灵活,还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的立柱的后斜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的立柱连接连接件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该实用新型的扶手式安全组合竖梯由所述的立柱1、所述的踏脚杆2、所述的扶手和所述的连接件所形成。
所述的立柱1呈“H”形状,所述的呈“H”形状的立柱1由前、后端槽3、4所形成。
所述的立柱1的前端槽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延伸有一向内的左、右翻边51、52,所述的左翻边51的宽度大于右翻边52的宽度,所述的前端槽3的槽底上均布有孔6,所述的孔6与所述的前端槽3的槽口相对,所述的前端槽3与防坠器形成滑动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投装置
- 下一篇:信号线驱动电路、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