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气分离式阻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5514.7 | 申请日: | 200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2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祥 |
主分类号: | F15D1/02 | 分类号: | F1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2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气 分离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气分离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助力器泵与离合器分泵之间不设有任何阻尼装置,当离合器分泵处于静止状态时,无法使分离轴承始终和离合器压盘分离爪始终处于有效等待状态,离合器无法彻底分离,继而影响离合器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水气分离式阻尼器,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离合器无法彻底分离,影响离合器工作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气分离式阻尼器,它主要包括阻尼器和与阻尼器相连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其特征在于:阻尼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孔,底部设有排水口,阻尼器的内部设有导向杆和与导向杆相配合的输油阀和阻尼阀。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具有油、气、水分离功能,当油、气、水同时进入阻尼器时,空气轻于油而浮于阻尼器的顶端,水重于油而沉于阻尼器的底部,便于工人排放,并保证阻尼器到离合器分泵之间的管路内处于一个相应的压力环境,以适应离合器分泵时刻保持有效等待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阻尼器3和与阻尼器相连的进油管10和出油管5,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阻尼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孔1,底部设有排水口7,阻尼器的内部设有导向杆12和与导向杆相配合的输油阀8和阻尼阀9。导向杆的顶部设有阻尼阀,导向杆将阻尼器分割成上部和下部,进油管与阻尼器的上部相连,出油管与阻尼器的下部相连。导向杆分成左部和右部,导向杆的左部和右部之间设有阻尼阀和输油阀,阻尼器与进油管之间通过固定部件16相连,固定部件与进油管之间通过固定螺丝15相连。阻尼阀和输油阀的外部设有弹簧11。排气孔设有排气螺栓2,排水口设有排水螺栓6。阻尼器的外部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固定耳4。
在实施中(如图1所示),当离合器总泵的刹车油(或经助力泵)由进油管10进入阻尼器的上部时,油流顺着压力油流方向13的流向推开输油阀8,如果含有空气则空气轻于油而浮于阻尼器的顶端A部,如果含有水分则水重于油沉淀于阻尼器的底部B部,液压油则通过出油管5进入离合器分泵,使离合器分离,当离合器踏板放松复原时,刹车油在离合器压盘弹簧的作用下,顺着回油流方向14的流向推开阻尼阀9,经进油管10返回,在油压力减弱到一定压力时阻尼阀9关闭,以此压力保持离合器分离轴承始终和离合器压盘分离爪之间处于有效等待状态,防止分离轴承远离离合器压盘分离爪,以达到离合器分离彻底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祥,未经陈金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永磁悬浮履带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