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镀锡板检测的电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5843.1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7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邦霖;倪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G01N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镀锡 检测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锡板性能的电化学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镀锡板检测的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能够用于镀锡板多项性能的检测。
背景技术
镀锡板作为一种常见的板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储存容器的制作。目前,大多数的镀锡板都经过软熔处理,因此,所得到的镀层一般为纯锡层以及软熔加热时锡与铁产生反应生成的锡铁合金层;镀锡板的表面通常覆有一定程度的氧化膜,在镀锡板储存期间额外产生的锡氧化物会影响到镀锡板在外观、涂饰和锡焊等方面的性能;为了提高镀锡板的储藏和涂漆性能,镀锡板还都需经过钝化处理,从而形成钝化膜;另外,一些专用于酸性果蔬储存罐的“K”级镀锡板还必须具有高耐腐蚀的合金层,用于延长储存罐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上述镀锡板的镀层以及各种表面膜进行检测,能够直接反映该镀锡板的性能优异程度,无论对于生产厂商还是用户,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检测氧化膜需要通入保护气体进行密封,用于检测“K”级镀锡板合金层的耐腐蚀性的充气介质极化试验(简称AMP,美国标准ASTM623)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因此对上述镀锡板的镀层以及各表面膜的检测,目前均只能在各自特制的电解槽内进行,各电解槽的结构均不相同,并且功能单一,即各自仅限用于相对应的性能检测,无法用于检测其它性能,并且实验室内使用的电解槽操作较复杂,不适合在工厂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用于镀锡板各项性能检测的电解槽功能单一、无法进行多种检测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镀锡板检测的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能够分别用于镀锡板多项性能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用于镀锡板检测的电解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一侧端面开有试样孔,本体内部设有电解液容腔,电解液容腔一端与试样孔相连通,电解液容腔一侧设有参比电极插孔,电解液容腔内还设有一锥形突起,锥形突起外壁设有辅助电极,内部开有通孔,通孔两端分别与电解液容腔、参比电极插孔相连通;本体顶部还开有通气孔和进液孔,并分别与电解液容腔相连通。
所述的电解液容腔设计成圆柱腔体和圆台腔体两个部分,圆台腔体横向设置,一端与圆柱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试样孔相连通。
所述的圆柱腔体的顶端高于圆台腔体的顶端。
所述的通气孔为两个,分别与圆柱腔体的顶端相连通。
所述的进液孔的下端连接有虹吸管,虹吸管另一端与电解液容腔的底端相连通。
所述的本体上还开有引出口,所述的辅助电极一端绕在锥形突起外壁,另一端通过引出口穿出本体。
所述的辅助电极为白金丝或纯锡丝。
所述的试样孔内还设有相匹配的安装模板,安装模板上开有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镀锡板检测的电解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一侧端面开有试样孔,本体内部设有电解液容腔,并与试样孔相连通,电解液容腔一侧设有参比电极插孔,电解液容腔内还设有一锥形突起,锥形突起外壁设有辅助电极,内部开有通孔,并分别与电解液容腔、参比电极插孔相连通;本体顶部还开有通气孔和进液孔。该电解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试样孔安装试样,并可通过通气孔通入保护气体,能够分别用于镀锡板的镀层以及各种表面膜的多项性能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镀锡板检测的电解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钛型氧传感器
- 下一篇:一米线语音提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