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用电机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6045.0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廖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士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201188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锁用电机转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机械锁体有斜锁舌(或防风锁舌)、主锁舌、反锁锁舌三个部分锁舌,斜锁舌(或防风锁舌)安全性相对较差。现今人们出于安全的需要,外出时,往往采用机械钥匙反锁的安全保护思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锁定斜锁舌(或防风锁舌),若要锁主锁舌,必须使用机械钥匙反锁,这样,操作起来麻烦,有时甚至忘记反锁。居民都希望,能不换原有的锁体,仅换前后锁壳,就能把原有的机械锁具变成电子锁具,而在现有的技术状况下只能重新换掉机械锁的全部,因新换的电子锁锁孔和机械锁的锁孔经常不统一,要从新开孔,成本较高,操作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在一般的电子锁具中,一般锁具的离合装置和传动过程为,电机带动下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蜗杆转动或电机带动蜗杆直接转动,再推动与它连接的弹性钢丝,在机电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传动为滑动摩擦,转化效率低下,同时弹性钢丝的长期使用会是钢丝本身失去弹性,从而使锁具的传动销子不能正常控制锁具的离合过程,从而使电子锁具不能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锁用电机转换器,以解决上述电子锁和机械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机械锁的改装问题及电子锁具中的传动效率低下及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凡是属于,门外是死把手,门内能直接开门的机械锁体,都能直接转换成电锁。所有电锁的电机转换故障,都会迎刃而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用电机转换器,包括含有推进器的机电转换装置、连接锁体开门转动轴的活动轴套、传动销子、轨道片、档位器、活动销子。
所述含有推进器的机电转换装置可通过推进器向轨道片施加来回推进的力。
活动销子安装在档位器内,且可以自由活动;
轨道片通过轨道片向活动销子施加来回的推进力;
活动销子与传动销子在一条直线上安装,活动销子的来回运动带动传动销子作对应的伸缩运动。
所述机电转换装置包括:
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子母齿轮,与从动子母齿轮中的子齿轮啮合的大齿轮,与大齿轮连接的蜗杆,与蜗杆连接的滚动片;
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母齿轮的母齿啮合,大齿轮安装在蜗杆上,蜗杆随着大齿轮的转动而同步转动,蜗杆的转动带动与它啮合的滚动片转动,滚动片的顺反转动,推动推进器作往返运动。
所述机电装换装置中的蜗杆与滚动片间是滚动摩擦。
所述蜗杆的螺距为1.2mm。
所述活动轴套的孔内,还具有在推进器向下运动时,推动传动销子归位的弹簧。
所述驱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子母齿轮中的母轮;从动子母齿轮中的子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
所述轨道片为半圆弧形,其中一端轴向定位,另一端通过圆弧上的横向挡与推进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用电机转换器,因直接可以放入锁壳内,可与普通机械锁体把手的开门转动轴连接,在不改变原有门上安装孔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安装成本较低,同时实现将普通机械锁具直接转换为电子锁具。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用电机转换器中,采用3个齿轮的传动过程,因与蜗杆连接齿轮的直径大于与电机连接的传动齿轮,传动的力被放大,,从而可以使用更小功率的小型电机,减低电子锁的能耗量,使电子锁做小成为可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的过程采用了蜗杆与滚动片的形式进行,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保证其相对运动是通过滚动摩擦来进行,一方面可以克服原先的机械传动过程中机械部件间的磨损问题,同时因较小的摩擦力,也大幅提高了机电转换过程中的转换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转换器部分可以直接安装在普通电子锁具中,代替原先锁具中的离合传动部分,因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装置采用的蜗杆推进滚动片的方式,所以在离合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使用时间的变长而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反而会因为推进器的长期摩擦而降低摩擦力,使使用过程更高效。
同时本实用新型也体现了分体设计的思想,可以更好的改变现有的锁具、在锁具使用过程中更好的维护锁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转换器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转换器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推进器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用电机转换器,下面给出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士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士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片集成波导多波束智能天线
- 下一篇:集成材料传递和分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