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级生物安全柜外排气流的多次过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6206.6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仰净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209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 生物 安全 外排 气流 多次 过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尤其涉及该生物安全柜的外排气流的多次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的排风气流经高效空气过滤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免遭病原体气溶胶污染及其对生命体感染。
二级生物安全柜对于空气过滤的要求是相对0.3μm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99.99%,即允许病原体气溶胶数量中的万分之一进入大气环境或实验室环境。对于烈性传播的致命病毒或细菌,一个病原体即可夺去生命体或形成感染链。因此,这种过滤等级不能完全具备致命病原体的防护隔离能力。
为充分满足未知病原体或外源性病原体等知名病原体污染隔离,需要设计更高隔离能力的过滤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三级生物安全柜外排气流的多次过滤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安置在外排口的第一级空气过滤器;还包括安置在第一级空气过滤器上的第二级空气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溶胶中99.9995%的0.1μm以上直径颗粒被过滤,累计漏过率降低至5乘以10的负12次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安置在外排口的第一级空气过滤器1;还包括安置在第一级空气过滤器1上的第二级空气过滤器2;
所述的第一级空气过滤器1及第二级空气过滤器2的规格是相对0.1μm及其以上直径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99.9995%;
所述的第一级空气过滤器1与第二级空气过滤器2之间呈串联形式,且它们于密封的静压箱内,过滤器与机架连接处采用不被挥发、不被固化的液体密封。
病原体颗粒中,细菌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其直径基本大于0.5μm。病毒颗粒不独立悬浮于空气中,但已知SARS病毒最小颗粒直径仅数十纳米,若与最小悬浮颗粒结合成气溶胶则一般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就表现出能力不满足。
在本实用新型的终端过滤设计中采用相对0.1μm以上直径颗粒,过滤效率大于99.9995%的超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称:ULPA feilter),并采用串级过滤技术能满足特殊病原体的隔离。
生物隔离性能检测中的病原体气溶胶浓度远高于争产实验操作自然形成的病原体气溶胶。YY0569标准中用于人员保护试验的气溶胶浓度为5~8×108/ml,外排的污染气流经过第一级超级高效空气过滤后剩下的气溶胶浓度仅为5~8×102/ml,第二次过滤即可将第一次过滤剩余的病原体气溶胶完全滤净,两级或多级ULPA feilter过滤后的排放气流是绝对安全的。
液槽密封技术用于过滤器与柜体连接:
ULPA feilter外排过滤器采用液槽密封设计技术,该密封技术措施使过滤器框架与柜体连接的密封满足ULPA feilter要求。
送风静压箱与内外壁板间的严密焊接
操作区内侧左右及后侧壁板由一张材料制成,与送风静压箱间加焊料连续亚弧焊处理,满足过滤器与柜体连接处扫描检漏。
外壁板与生物操作实验舱之间的连接也采用亚弧焊连续焊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仰净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仰净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影三角架
- 下一篇:一种万向旋转电气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