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阻尼橡胶球型组合支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6395.7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卫星;刘凯雁;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B1/36;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橡胶 组合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尼橡胶球型组合支座。
背景技术
球型支座是近些年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支座形式。现有球型支座主要通过其内置的滑动部件,实现平面滑动与转动,从而实现固定或滑动铰支座的功能。但球型支座不能单独实现隔震与减震的目的。为了保证支座有效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隔震与减震,并能释放结构中的温度变形,则要求支座同时具备水平滑动、转动、自动复位等功能,以及良好的消能能力。限于构造特点,现有球型支座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开发出兼具以上优点的新型支座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双向滑动与转动,同时又兼具自动复位及隔震消能能力的支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阻尼橡胶球型组合支座,由位于中间的球型支座及位于四角的高阻尼橡胶支座8组合而成,其中:
位于中间的球型支座由上支座板1、不锈钢板2、平面四氟板3、中间球面板4、球面四氟板5、中间主体6和下支座板9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中间主体6通过销钉10或焊接与下支座板9相连;中间球面板4通过球面四氟板5置于中间主体6之上,并利用球面四氟板5实现支座的自由转动;上支座板1下粘贴或焊接不锈钢板2,不锈钢板2通过平面四氟板3与中间球面板4相连构成整体;上支座板1四边设有挡块7,防止支座水平位移过大;
位于四角的高阻尼橡胶支座8由上顶板11、第一钢板12、高阻尼橡胶13、第二钢板14和下底板15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钢板12、高阻尼橡胶13、第二钢板14依次叠层连接;上顶板11和下底板15分别与位于两侧的第一钢板12连接,构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中,平面四氟板3为纯四氟板、填充四氟板或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中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钢板14的数量为1-10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阻尼橡胶球型组合支座,由位于中间的球型支座及位于角部的四个高阻尼橡胶支座组合而成。球型支座由平面四氟板3、中间球面板4、球面四氟板5及中间主体6等几大部件组成,并由上、下支座板1、9将它们连接为整体。位于四角的橡胶支座8由上顶板11、第一钢板12、高阻尼橡胶13、第二钢板14及下底板15几部分构成。该组合支座中,由中间球型支座提供竖向承载和平面内的双向滑动与转动,同时通过角部的四个高阻尼橡胶支座8来满足支座自动复位及消能的要求。二者协同工作,有效实现对结构温度变形的释放,以及隔震与减震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球型支座各部件接触面之间由不锈钢板2与平面四氟板3构成滑动面,利用平面四氟板3与不锈钢板2间摩擦系数小的特点,通过不锈钢板2和平面四氟板3来实现支座的水平滑移;通过中间球面板4和球面四氟板5来实现支座的转动。在位于角部的四个支座中,高阻尼橡胶材料不仅赋予支座高弹性变形、复位及承载的功能同时显著增大了支座的阻尼,使该组合支座在地震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因此,高阻尼橡胶球型组合支座在满足平面滑动及转动的同时,实现了支座的自动复位,并提供了较大的阻尼消能能力,有效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球型支座的自由滑动和转动,释放结构的温度变形,阻隔地震动向上部结构中的传递,同时利用高阻尼橡胶支座高弹性及大阻尼的特点,使组合支座具备自动复位能力并耗散大部分地震输入能,最终实现结构的减震控制。本实用新型中各构件协同工作,性能良好,安装方便,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阻尼橡胶球型组合支座的总装图,其中,(a)是立、剖面图,(b)是平面图。
图2是位于四角的高阻尼橡胶支座8的示意图,其中,(a)是立、剖面图,(b)是平面图。
图中标号:1为上支座板,2为不锈钢板,3为平面四氟板,4为中间球面板,5为球面四氟板,6为中间主体,7为侧向挡块,8为高阻尼橡胶支座,9为下支座板,10为销钉,11为上顶板,12为第一钢板,13为高阻尼橡胶,14为第二钢板,15为下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在图1中,中间主体6与下支座板9相连;中间球面板4通过球面四氟板5置于中间主体6之上,并利用球面四氟板5实现支座的自由滑动和转动;上支座板1下粘贴或焊接不锈钢板2,不锈钢板2再通过平面四氟板3与中间球面板4相连构成整体。不锈钢板2与平面四氟板3间的摩擦系数很小,从而实现支座的水平滑动。在各四氟板表面储油槽内涂硅脂润滑以保证各接触面的滑动。侧向挡块7能够限制支座的过大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