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6463.X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吴宾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9 | 分类号: | G02F1/139;G02F1/1335;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取向 模式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屏的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最近几种平板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件(LCD),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平板显示器件当中,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其重量低、体积小、能耗低的优点,正在逐步取代冷阴极显示设备。
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用于手机等小的移动显示器件的液晶显示屏的技术规格也越来越高,以前通常用于液晶电视的垂直取向显示模式也应用在了手机显示器件上。
垂直取向模式最初是富士通有限公司实用新型的。其发表于1998年的SIDTechnical Digest第29卷,第1077页;或见美国专利6424398。在阵列基板侧和彩膜基板侧通过直角型凸起物形成了4个显示区域的LCD显示单元。如图1。偏光片的吸收轴通常采用0度和90度。而根据垂直取向模式的透过率公式,在透过轴呈45度下,光的透过率最大,而当偏光板的吸收轴是0度和90度时,只有角部的区域和偏光板的透过轴呈45度角,所以透过率相对不好。
为了提高垂直取向显示模式的视角特性,提高对比度,需要搭配合适的补偿膜。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对富士通的实用新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脊柱(ridge)和边缘场效应的(RFF-MH)模式。其做法是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凸起物,在另外一基板的一侧形成ITO沟槽。具体详见美国专利6493050。
针对上述两种技术,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式,形成图案化的垂直取向显示模式(PVA),在这种显示模式中,完全利用边缘场效应,由于没有凸起造成的漏光,这种技术可以得到较高的对比度。
而夏普公司的做法是在一侧基板的特定位置上采用球冠形凸起,在另一侧基板上采用图案化的ITO图案,在保持两个近似于矩形的ITO图形电学上相互连通,两个近似于矩形的ITO图案的中间的ITO被保留下来。理论上,这种搭配方法可以实现无限多个显示区域,如图2所示,在这种显示模式中,两侧的偏光板吸收轴分别是0度和90度排列。具体详见美国专利US6630975。
手机用液晶屏的发展趋势是:厚度更小;耗电量更低;亮度更高。手机用屏的这种需求,需要开发出开口率更高的液晶显示屏。
如果在小的移动显示屏上采用垂直取向显示模式,无论采用富士通公司的技术还是国际商用机器、三星、夏普的显示技术,都会存在开口率过低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小移动屏相对于电视用屏,本身的面积要小很多。而无论是凸起还是ITO沟槽,受曝光和刻蚀能力的限制,他们的宽度都不能做的很小,而这些区域其透过率是很低的。这种影响对于面积较小的移动屏远远大于面积很大的液晶电视屏。这造成了无法把垂直取向向模式的电视屏的像素设计直接应用于小的移动显示器件上。
考虑到如手机待机时间要求等,小移动显示屏的开口率必须得到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小屏的开口率高的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基板的透明导电层上形成有球冠状凸起;第二基板的透明导电层图案为多个相互分开的近似于矩形状;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贴附有第一偏光板,第二基板的外侧贴附有第二偏光板;其中所述两个近似于矩形的透明电极层图案的两侧保留有透明导电材料,以保持每两个相邻的近似于矩形的透明导电层图案电学上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偏光板的吸收轴为45度,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吸收轴为135度。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二偏光板上可添加有1/4波片。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二偏光板上可制作有补偿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将两个近似于矩形的透明电极层图案的两侧保留有透明导电材料,保持两个近似于矩形的透明导电层图案电学上互相连通,且第一、二偏光板的吸收轴分别是45度和135度时,这样大多数液晶分子长轴就和偏光板的透过轴呈45度夹角,光的透过率最大,从而具有较高的开口率,可适用于小尺寸的移动显示屏,如手机上使用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4区域垂直取向模式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