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6532.7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2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瞿建国;陈小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2/00 | 分类号: | F16J12/00;B65D53/00;B65D8/04;C02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12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缠绕 压力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1`是由内胆13`和其顶部或底部的螺口11`所组成,它常在水处理设备中用做盛水的压力容器。类似该玻璃纤维(即玻璃钢)缠绕压力容器的螺纹接口11`在接入至内胆13`时,由于阀体4上的密封圈3与螺纹接口11`的顶面压紧,其密封性完全取决于螺纹接口11`与内胆13`熔合的强度与熔接面的完整性。在该压力容器1`在实际使用中,随着压力的上升与下降,整个压力容器就会出现微量涨缩,在熔接强度未达到理想情况下或压力容器在较长工作时间完整性受到破坏后,水会从受破坏的熔接面的缝隙5渗出,导致压力容器失效。
专利号为200310108344.6的文献也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如图2所示,这种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1``是由内胆13``和其顶部或底部的螺口11``所组成,内胆13``的口颈部将螺口11``包住,其结构使可能的渗漏路径全部在阀体4上的密封圈3所保护的范围内,即使发生了渗漏,对水处理系统而言,也是内渗漏,减小了对外界的破坏概率。也就是说相比技术背景1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消除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渗漏隐患,也能提供长期可靠的运行。但是由于其内胆13``是由较软的材料制成,而内胆为了包覆螺口11``而暴露在外与外界直接接触,并且与阀体4上的密封圈3接触形成密封,从而就容易造成压力容器1``的端面密封面132``被磨损。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定期维护的设备上使用此种压力容器时,就容易因为经常拆卸阀体4而造成密封面132``被磨损,进而可能密封失效。并且,此类压力容器1``对内胆13``包覆螺口11``的材料厚度131``要求较严格,材料厚了,就会造成螺口11``的位置偏低,阀体4配合好以后,能受力的螺纹圈数减少,造成整体连接强度减弱;包覆的材料薄了,螺口11``的位置偏高,容易造成内胆与外层玻璃钢缠绕材料14``对螺口11``的包覆力不够,整体结构容易变形。另外,因为内胆13``是吹塑成型的,表面较粗糙且有合模所产生的拼缝线,所以为了保证密封面132``的密封性,这个面需要进行后续切削加工,这也增加了这个容器1``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密封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长期可靠运行的玻璃钢缠绕压力容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其包括一内胆,固接在该内胆的顶部和/或底部的口颈部位的螺口,其特点在于,该玻璃纤维缠绕压力容器还包括一密封件,该螺口的外侧中间部位设有密封槽,该密封件位于该密封槽内,且被压实在螺口和内胆口颈部之间,该内胆口颈部不与密封件接触的面与螺口直接熔合。
其中,该密封件为弹性材料。
其中,该内胆的两端封头的轮廓轨迹线为长短轴比例为2∶1的椭圆的一段。
其中,该螺口的顶面直接与阀体接触。
其中,该螺口的底部弧面边缘设有若干缺口。
其中,该螺口的底部弧面上设有若干台阶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在原有结构依靠两个材料间的熔接强度来达到密封效果的基础上,改变了螺口结构,增加了密封结构,即使熔接部位出现失效,也能够通过密封圈密封来达到密封效果;并且口部结构强度高,适合反复安装使用。
2、不需要特殊的制造设备来制作,在成型过程中,螺口的位置是固定的,从而可以实现双头螺口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解决压力容器的渗漏问题,可重复使用多次,能用与制造单头螺口压力容器相同的制造工艺制造出双头螺口的压力容器。
3、螺口采用强度非常高的工程材料制作,螺口上与阀体上的密封圈接触的密封面直接采用注塑工艺成型,表面强度高,光洁度好,无须后续加工即可保证很好的机械性能,可以与外界直接接触,在装拆的过程中不易磨损失效。从而实现了该压力容器具备很好的装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玻璃纤维压力容器的局部结构特征放大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外一种玻璃纤维压力容器的局部结构特征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头螺口压力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特征放大图
图7是螺口结构的3/4剖视图
图8是螺口结构的不同角度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