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6672.4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宏;赵彦翔;丁吉玲;才明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湖汽车排气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10;F01N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80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尤其涉及汽车的排气系统,特别是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排出废气时,废气的压力在排气管口处迅速变化,产生振动,振动产生噪声。现有技术中,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中装置消声器,消声器用于消耗气流能量,减小气流的压力波动幅度,可起到减小噪声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消声器中,气流通过阻力大,排气背压高,引起的发动机功率损失大、油耗增加,使汽车的动力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所述的这种汽车排气消声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诱导轮容易产生汽蚀问题、能量损失大、被汽蚀破坏后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汽车排气消声器由前级消声器和主消声器相连接构成,其中,所述的前级消声器由一个第一筒体构成,所述的第一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前端盖和第一后端盖,在所述的第一筒体内垂直于其轴向设置有前级隔盘,在所述的第一筒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前级进气管和前级出气管,所述的前级进气管的前端开口于所述的第一前端盖中,所述的前级出气管的后端开口于所述的第一后端盖中,所述的前级进气管的后端和前级出气管的前端在所述的第一前端盖和前级隔盘之间的空腔中相连接,位于所述的前级隔盘和第一后端盖的前级出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复数个消声孔,所述的主消声器由一个第二筒体构成,所述的第二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前端盖和第二后端盖,在所述的第二筒体内垂直于其轴向设置有一个第一隔盘和第二隔盘,在所述的第二筒体内平行于其轴向设置有进气管、中管和出气管,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穿过所述的第一隔盘和第二隔盘,所述的进气管前端开口于所述的第二前端盖中,所述的进气管后端开口位于所述的第二隔盘和所述的第二后端盖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的中管穿过所述的第一隔盘,中管的前端开口位于所述的第二前端盖和第一隔盘之间的空腔,中管的后端开口位于所述的第一隔盘和第二隔盘之间的空腔,所述的出气管的前端开口于所述的第一隔盘中,出气管的后端开口于所述的第二后端盖中,位于所述的第一隔盘和第二隔盘之间的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复数个消声孔,所述的前级出气管的后端与所述的进气管的前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第一筒体、所述的前级隔盘和所述的第一后端盖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有玻璃纤维丝。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的第一隔盘和第二隔盘之间的出气管外周与其同轴地设置有壳体。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壳体与所述的出气管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有玻璃纤维丝。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级进气管与所述的前级出气管偏心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筒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汽车排放的尾气首先进入前级消声器,降低了排气背压,在主消声器设置中管将第一隔盘两侧的空间连通,减小排气背压,进一步减低噪声,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在前级消声器和主消声器均设置有玻璃纤维丝,能够增强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中管设置于主消声器中,减小排气背压,在排气管的消声孔壁外周设置玻璃纤维丝,降低排气背压,同时减小噪声和发动机功率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消声器中的前级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消声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消声器中的主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湖汽车排气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湖汽车排气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
- 下一篇:面状照明装置、透明树脂板和注入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