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6974.1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金;黄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传金;黄奇生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装置 转动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可由转动控制钮来控制其转动,操作方便。
背景技术
常见的雨伞或洋伞存在如下缺失:
1.因为是以弹簧控制开伞,当按固定弹簧钮而快速弹升开伞,如未注意旁边有人或物品将会造成伤害,安全性不佳。
2.开伞之后的定位效果较差,尤其在使用时遭遇强风很容易向下缩移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甚至速成损坏而降低使用寿命。
3.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因弹性疲乏而令开伞动作无法完全定位,发明人以解决前述缺失并以转动控制扭操作方便为前提加以研究与改良,创作设计了一种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具有操作方便又准确的优点,且也可改由单手操作方式而提升其操作的方便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是可传动伞巢上升或下降以达到开伞或收伞的动作:其中:
该伞巢是被齿轮传动组的传动轴所连动而上升或下降,而该传动轴系与一转动控制钮连结,进而当转动控制钮被转动时即相对连动齿轮传动组传动前述伞巢上升或下降。
其中该齿轮传动组的传动组是可改为具有齿轮部以供与另一齿轮传动组连接,而该另一齿轮传组的传动轴则与一转动控制钮连结,进而当该转动控制钮被转动时即相对可带动该另一齿轮传动组传动齿轮传动组的传动轴。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具有操作方便又准确的优点,且也可改由单手操作的方式而提升其操作的便利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伞巢向上升之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伞巢向下降之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导螺杆下方的部分放大大立体图。
图4是图2加装转动控制钮以及把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加装转动控制钮以及把手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伞巢向上升而尚未完全到定位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伞的开、收传动装置的转动控制结构,可传动伞巢1(参考图1、图6)上升或下降以达到开伞或收伞的动作;其中:
该开、收传动装置包括:
导螺杆2(参考图2),上方螺设一导螺杆螺母3(参考图5),而其下方则设有齿轮部21(参考图3)可被齿轮传动组6传动;
齿轮传动组6,具有齿轮组(图未示)以及可传动该齿轮组的传动轴61,而该齿轮传动组6的上方并设有外盖62;
导螺杆螺母3,固设连结于伞巢1的定位槽11(参考图5),且其导螺牙孔31被导螺杆2螺穿;
伸缩中棒4,为可伸缩的管体,其上方41与伞巢1的下方连结,而其下方42则是与齿轮传动组6的外盖62连结固定;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成,当齿轮传动组6的传动轴61正逆方向转动时即可带动导螺杆2正、逆方向旋转,相对令导螺杆螺母3可连同其连结的伞巢1在导螺杆2上方上升或下降以达到开伞或收伞的动作,而前所述伞巢1下方连结的伸缩中棒4也随著伞巢1的上升与下降动作而向上展开或向下收合,因此可藉由导螺杆2所设导螺杆螺母3带动伞巢1升降,可由人工操作快或慢以达到开伞、收伞时具有较佳的安全性以及定位效果,相对具有较佳的抗强风效果,进而也可减少损坏的情形产生而提高使用寿命。
再,参考图4、图5所示,前述齿轮传动组6的传动轴61可进一步设有定位孔611并通过锁固元件22与一转动控制钮5连结,进而当转动控制钮5被转动时即相对可带动传动轴61转动。
另,前述齿轮传动组6的外盖62可进一步连结一中棒固定座63(参考图1),再由该中棒固定座63的下方与外盖62连结,而中棒固定座63的上方则与前述伸缩中棒4的下方42的下端缘连结。
又,参考图4,前述的中棒固定座63也设有定位孔631可进一步通过锁固元件20与一空心把手7连结,可兼具美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传金;黄奇生,未经杨传金;黄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6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