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式压缩机中的油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7825.7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0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网;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瀚艺冷冻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06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压缩机 中的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式压缩机,尤其涉及该螺杆式压缩机中的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对需油螺杆压缩机的正常工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隔音消振、内泄漏密封、吸热降低排气温度等。润滑油的性质随油温的变化影响较大,尤其是螺杆机组工作在相对苛刻的工况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相应的这时润滑油温度会升高,而且随压缩机工作时间的加长,压缩机自身的油温会有个积累。油温升高,油的粘度降低,内泄漏加大,压缩性能降低;油温过高,润滑油甚至会结炭,严重的会引起压缩机“咬齿”损坏。这时低温螺杆冷冻机组中一般会采取油冷却装置,常用的油冷却装置有两种:
由图1可见:油冷却器1可以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油冷却器上有两组管道,一路用来作为油的进出,另外一路用来作为制冷的进出。通过温度开关11监控油温,当油温升到了需要冷却的时候,温控开关控制液体管路上的电磁阀12打开,这样从制冷剂液体管路引出的一路制冷剂经过热力膨胀阀13进入油冷却器的一个通道,在油冷却器中吸收高温油的热量变成气体后进入压缩机的吸气口。高温的油经过油冷却器降温后回到压缩机。图中:冷凝器100、蒸发器200。该油冷却器系统复杂,而且由于使用制冷剂来作为冷源,会损失制冷系统一部分制冷量。非常不经济。
由图2可见:油冷却器2可以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油冷却器上有两组管道,一路用来作为油的进出,另外一路用来作为冷却水的进出。通过温度开关21监控油温,当油温升到了需要冷却的时候,温控开关控制冷却水管路上的电磁阀22打开,这样温度较低的冷却水进入油冷却器的一个通道,在油冷却器中吸收高温油的热量回到冷却水系统中。高温的油经过油冷却器降温后回到压缩机。图中:冷凝器100、蒸发器200。相对图1,该油冷却器系统较简单,而且由于使用冷却水来作为冷源,油冷却器的换热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图2所示的油冷却器系统由于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特别是采用板式换热器时,冷却水系统会结垢,引起该系统清洗的不便。另外图1和图2所示的油冷却器系统中润滑油的用量很大,非常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螺杆式压缩机中的油冷却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油冷却器;所述的油冷却器是套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套管式换热器采用两个同心的钢管或铜管绕制成圆形或椭圆形,内管较外管长,内管和外管通过端盖分成独立的内管腔和内外管之间的间隙腔两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造价低廉,结构合理;尤其适用于低温冷冻机组和储冰制冷机组中螺杆压缩机的油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制冷剂冷却型油冷却装置与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水冷却型油冷却装置与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套管换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3、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油冷却器3;所述的油冷却器3是套管式换热器;所述的套管式换热器采用两个同心的钢管或铜管绕制成圆形或椭圆形,内管31较外管32长,内管31和外管32通过端盖分成独立的内管腔33和内外管之间的间隙腔34两部分。
所述的内管31优选异型铜管(如图4)或管外焊接绕钢片的钢管,以增大内管的外表面积,即增大润滑油侧的换热面积,强化润滑油侧的换热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接从机组的冷却水系统引出一个支路,冷却水经过温控电磁阀4的控制进入油冷却器3的间隙腔,冷却水在间隙腔内流动吸收高温润滑油放出的热量。另外高温的润滑油经过管道进入油冷却器3的内管腔,在内管腔内流动放出热量降温后流回压缩机。温控电磁阀4通过感温元件监控回油温度,可以控制冷却水的流量进而精确控制润滑油的温度。两换热流体在此油冷却器中能够实现完全逆流换热。换热性能优异,而且内管的内表面光滑,清洗方便。
本实用新型经过实际热工性能检测,在内管的当量直径设计为19mm的铜管,外管为1"钢管,套管换热器长度为12m,换热介质分别为水和润滑油ISO VG320时,换热量可达到30kw。该套管换热器的材料成本仅为1200元左右。远比采用图1所示的壳管换热器和图2所示的板式换热器的购买价格要低。企业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瀚艺冷冻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瀚艺冷冻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断面呈S形支撑叶片的旋转软轴支撑管
- 下一篇:连栋温室桁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