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手机天线及使用其的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8855.X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3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尹飞;蔡世光;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手机 天线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天线,尤其涉及适用于超薄手机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以及使用这种天线的手机。
背景技术
天线作为信号进出手机的门户,其主要功能是能量转换功能。手机在发送和接收信号时性能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手机天线部分的设计。
早期外置天线用的天线采用的为弹簧形式,主要是通过调节弹簧线圈的疏密,以及线圈的大小来调节带宽的。这种天线形式有着较佳的性能,但影响了手机的美观。
目前在手机上内置天线几乎完全取代了外置天线。目前的内置天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1是一典型的PIFA(planar inverted-F antenna,平面倒F)天线示例,PIFA天线10辐射体面积550~800mm2,与PCB主板(图未示)的TOP面的距离(高度)6~7mm。这种天线的辐射主要靠边缘,而边缘的场越往外倾斜,辐射越好。天线与PCB主板有两个馈电点11、12,其中一个是天线模块输出,另一个是RF地。PIFA天线的位置一般在手机顶部,不适合内置在超薄直板手机中。PIFA天线还有带宽窄的先天缺点而导致其增益偏低。
图2为一种传统的monopole(单极)天线的示例,此monopole天线20辐射体面积300~350mm2,与PCB主板(图未示)的TOP面的距离(高度)5mm左右,天线辐射体与PCB板的相对距离应大于6mm。这种monopole天线20与PIFA天线的主要区别在与此monopole天线20下方不能有地,与PCB主板只有一个馈点21,是天线模块输出。天线20和PCB板上的地耦合,通过高频振荡把能量辐射出去。monopole天线20的位置可在手机顶部或底部,其具有大带宽和高增益,但是缺点是SAR稍高且不适用折叠手机、滑盖手机。
随着3G业务在全球的兴起,除了语音通信之外,手机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比如Bluetooth(蓝牙)、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WLAN(无线局域网络)以及DTV(数字电视)等,这意味着手机中必须要集成越来越多的天线。而未来的消费市场又要求手机在集成众多功能的同时,其外形向轻薄型方向发展。在此趋势下,目前的PIFA天线和传统的monopole天线均不再能满足当今的超薄手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轻薄且具有良好收发性能的内置式手机天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式手机天线,其是由一金属棒构成,此金属棒内置于手机内,并且固定于手机的PCB板顶端,其中金属棒与PCB板的接地之间有一距离。
在上述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中,金属棒的直径在3~5mm之间,长度在25~30mm之间。
在上述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中,金属棒的直径为3.5mm,长度为28mm。
在上述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中,金属棒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30mm。
在上述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中,金属棒与PCB板的接地之间的距离为6~11mm。
在上述的内置式手机天线中,金属棒为铜棒。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其使用上述的内置式手机天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传统天线相比,更为轻薄短小、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占用空间和制作成本,因此尤其适合作为超薄手机的天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目前的PIFA天线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monopole天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天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天线固定于PCB板的示意图。
图5是天线在CDMA2000频段下的VSWR测试结果。
图6是天线在TD-SCDMA频段下的VSWR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内置式monopole(单极)天线结构,此天线突破了PIFA天线对天线支架高度以及面积的要求,只用一根金属棒代替传统的monopole天线形式。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大大减少天线的面积,以及省去了天线的支架,且易能达到了良好的收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8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视频拍播观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具用旋钮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