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枢纽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8995.7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5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H05K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21512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防止 润滑油 泄漏 枢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枢纽器,尤指一种于填充有润滑油的管簧架及枢轴外侧加设有一挡油环而可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贩卖以及使用者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等,多具有一底座及一可相对底座进行枢转或偏转角度的上盖,该二者间可于使用时相对开启,或于不使用时对折收合,以减小体积,以便于收纳或外出携带,而为了达到前述可相对枢转或偏转角度的作用,底座与上盖相对应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枢纽器。
参见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枢纽器80构造主要包含有一组接座81、一固接座82、一管簧架83及一枢轴84,其中,组接座81及固接座82可分别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的上盖及底座上,管簧架83的一端呈一直片体而固设于组接座81上,另端则弯折而形成一中空管状的套接部831,该套接部831的壁面上间隔贯穿设有至少一穿槽832,枢轴84呈一杆体,其一端固设于固接座82上,另端则穿设并支撑于管簧架83的套接部831中,二者间涂布有润滑油,借此达到使该电子装置的上盖及底座得以相对枢转的目的。
唯在一段时间的使用过后,部份润滑油会逐渐由管簧架83套接部831上的穿槽832而流散至枢纽器80外侧,不但导致枢纽器80转动不顺畅,造成组件间相互磨损,而且流散的润滑油还会接触到电子装置的塑料壳体,进而造成该塑料壳体腐蚀,故现有技术的枢纽器80确有其待进一步改善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枢纽器,希借此设计解决在目前现有技术的枢纽器中,设于其枢轴与管簧架之间的润滑油会由套接部的穿槽而流散至枢纽器外侧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枢纽器包括有:
一组接座;
一管簧架,其固设于组接座上,该管簧架以一片体弯折而形成有一呈中空管体的套接部及一呈直片体的固定部,另于套接部的环壁上贯穿设有至少一穿槽;
一固接座;
一枢轴,其成型为一杆体,枢轴的一端与固接座相互固定,另端穿设并止撑于管簧架的套接部中;
一挡油环,其弯折而呈一弧片状,且套设于管簧架的套接部外侧。
上述枢纽器于轴杆与管簧架之间涂布有润滑油,以使二者可顺畅地相对枢转,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油环的设置,可避免枢轴的轴杆与管簧架间的润滑油由穿槽流散,还可防止堆积于管簧架套接部的穿槽处的润滑油因接触到电子装置的底座或上盖,而造成该电子装置的塑料壳体部份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部分组件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视部分组件剖面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枢纽器包括有一组接座10、一管簧架20、一结合片30、一固接座40、一枢轴50、至少一限位柱60及一挡油环70,其中:
组接座10的一端用以与一电子装置的一上盖固设为一体,使两者可一同连动;
管簧架20固设于组接座10的另一端上,其以一片体弯折而形成有一套接部21及一固定部22,该套接部21弯折而呈一中空管体,其边缘与管簧架20之间形成有一缺口,以使套接部21内壁面受力时得以通过缺口处向外撑开,另于靠近套接部21的环壁上贯穿设有至少一穿槽23,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管簧架20的套接部21是于其环壁上相对两端部处分别内凹形成有该穿槽23,该固定部22呈一直片体而固设于组接座10上,其相对于套接部21的端部的其中一侧边上突伸有一定位块24;
结合片30设于管簧架20旁侧,其上贯穿设有一定位孔31及一穿孔32,该定位孔31与管簧架20的定位块24相配合且套设于其上,该穿孔32则与管簧架20的套接部21的轴向相对;
固接座40的一端用以与电子装置的一底座相互结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8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紫外线,耐寒墙布面料
- 下一篇:一种CPP膜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