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用升液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9059.8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汤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长顺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用升液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液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在铸造行业中的压铸用升液管。
背景技术
在制造诸如轮毂之类的铸件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升液管进行压铸。例如,将升液管的下段浸入盛放有高温金属液(例如,铝水)的坩埚或熔融炉中,通过压力升高而使金属液通过插在坩埚或熔融炉中的升液管,沿着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浸入铸造模具,并进一步加压以构成铸件。
通常,升液管由中空的圆筒件构造而成。目前较为常见的升液管分成两种:一种是由铁、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金属升液管,而另一种是由石墨、粘土等非金属制成的非金属升液管。但是,这两种升液管各自都具有缺点。
对于金属升液管而言,由于坩埚或熔融炉中的金属液的温度往往高达800至1000℃,因此金属升液管(例如,铁管)如果长期浸泡在高温金属液(例如,铝水)中,会导致升液管的金属成分进入高温金属液。如果这两种金属并不相同的话,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而升液管本身也会受到极大损害。另外,由于金属受热之后会产生膨胀,也会对金属升液管产生影响。
对于非金属升液管而言,由于石墨、粘土等耐温材料承重能力和耐磨性能较差,升液管在模具的压力下极易磨损、破碎和断裂。另外,由于需要采用专用设备来制造非金属升液管,其制造成本也很高。
因此,目前急需以较低的成本制造一种既具有较高的牢固度又不会与高温金属液发生不利反应的升液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一种既具有较高的牢固度又不会与高温金属液发生不利反应的升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压铸用升液管,包括:同心设置的一外管和一内管;以及设置在内管的内壁上的碳化硅薄膜,其中,外管和内管中的一个可以是金属管,外管和内管中的另一个可以是碳化硅陶瓷管或耐火水泥管。
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内管可以为金属管,外管可以为碳化硅陶瓷管或耐火水泥管。
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外管可以为金属管,内管可以为碳化硅陶瓷管或耐火水泥管。另外,外管的外壁上还可设有一层耐高温材料。更佳地是,耐高温材料可以为碳化硅薄膜、耐火纤维层和水泥涂层中的一种。
此外,金属管最好为不锈钢管、铁管和钢管中的一种。
较佳的是,外管的一端可形成有凸缘结构。
通过与传统的金属或非金属升液管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的压铸用升液管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金属管和非金属管同心设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升液管既可以具有期望的强度,又可以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耐磨性能。另外,由于碳化硅陶瓷管和耐火水泥管可以良好地防止金属液渗透入金属管,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管与金属液之间发生不希望的化学反应。
此外,制造本实用新型的升液管的成本也十分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技术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升液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液管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铸用升液管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压铸用升液管包括一个圆筒形外管1和一个圆筒形内管2,外管1和内管2可以同心设置并且紧密地套接在一起。在第一实施例中,内管2为不锈钢管,外管1为碳化硅陶瓷管。该碳化硅陶瓷管主要由约60%的碳化硅和约40%的氮化硅构成。
通过上述设置,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压铸用升液管放入高温铝水中时,由于该升液管中设有不锈钢管,因此可以保证升液管具有期望的强度,而不至于在加压时发生破碎和断裂。另一方面,由于不锈钢管外包裹着碳化硅陶瓷管,其可以有效地防止铝水渗透入不锈钢管,从而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承重能力和耐磨性能。
此外,在内管2的内壁上还贴附有一层碳化硅薄膜3,从而确保不锈钢管不会与高温铝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铸件的铸造质量。
在碳化硅陶瓷管的一端还可以凸设一个环形的凸缘结构4,以起到定位或支承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长顺,未经汤长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9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夹及向安装该护夹的墨盒内注射墨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碟刹座铣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