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ID标识的USB设备以及用户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9748.9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蔡世光;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B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id 标识 usb 设备 以及 用户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便携终端连接的USB设备的ID标识技术,尤其涉及具有ID(Identification,识别码)标识的USB设备,以及相应的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接口(USB)因其即插即用、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可通过扩展连接许多USB设备等优点,已经在个人计算机(PC)上得到广泛应用。PC连接多个不同USB设备时,会通过驱动程序来辨识不同的USB设备。
近来,USB接口在手机上逐渐普及。随着手机的功能不断的丰富,手机上连接的USB设备也越来越多。手机对不同的USB设备的区分方法可以采用上述的PC中采用的模式,这一般是适用于智能手机中。对于非智能的手机,是通过ID来区分不同USB设备的。目前,USB ID的判定是通过电压来实现的。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1.如果以数字信号来判定的话,就只有低电压‘0’、高电压‘1’两种状态,使得判定的数量只有两种而无法满足多个USB设备判定。
2.如果以模拟信号来判定的话,就需要进行ADC的转换,增加了成本。而且模拟信号的传输可靠性比较差。
因此,期望有一种能够适用于手机的USB设备的标识和辨识技术,来区分两个以上的USB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ID标识的USB设备,其能够产生可供辨识的USB标识信号,不同的USB设备产生的标识信号不同,以便被辨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ID标识的USB设备,包括一USB功能模块以及与该USB功能模块连接的一USB接口,该USB设备还包括一频率信号模块,而该USB接口还包括一ID引脚,该频率信号模块产生一预定的频率信号经由该ID引脚发出,以作为该USB设备的ID标识信号。
在上述的USB设备中,该频率信号模块包括一频率发生电路,该频率发生电路以设定的频率产生该频率信号。
在上述的USB设备中,该频率信号模块还可包括占空比调节电路,连接该频率发生电路,用以设定该频率信号的电压占空比。
在上述的USB设备中,该频率发生电路可为三角波发生电路,而该占空比调节电路可为比较电路。
在上述的USB设备中,该频率信号的频率范围在0~50MHz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适于通过USB接口连接至少一个上述的USB设备,该用户终端包括一信号识别单元,用以根据上述的预定的频率信号识别对应USB设备的ID。
上述的用户终端可包括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器等各种类型的小型应用终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通过在USB设备上增加发出一个频率信号,就可利用频率或利用频率中的电压占空比来判定区分不同的USB设备。由于频率信号本身就是数字信号,可有效的抗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同时,频率信号的选择范围很宽从(一般0-50MHz左右),保证了可辨识的USB设备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频率信号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3是利用频率信号的频率来辨识USB设备的示例。
图4是利用频率信号的占空比来辨识USB设备的示例。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频率信号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ID标识的手机USB设备10,该USB设备10典型地包括一USB功能模块11以及与该USB功能模块连接的一USB接口12,如常规的USB所具有的结构,其符合例如USB1.1或者USB2.0协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实现ID标识,该USB设备10还包括一频率信号模块13,而USB接口12还包括一ID引脚。其中,由频率信号模块13产生一预定的频率信号,经由该ID引脚发出,以作为该USB设备10的ID标识信号。此信号进入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USB应用终端30,由终端中的信号识别单元31根据该ID标识信号辨识不同的USB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9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钞机
- 下一篇:激光超声光栅演示实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