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0082.9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6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晶晶;陈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铜棒,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易于组装及拆卸的铜棒。
背景技术
在一般对电路板进行测试时,电路板都还是未与机壳组装的裸板,所以就需要使用铜棒将电路板固定于测试台上。目前使用的铜棒都具有螺纹结构。详细而言,铜棒的一端具有开口,且开口内壁具有内螺纹,而铜棒的另一端为螺柱,且螺柱具有外螺纹。欲将两个铜棒组装在一起时,便是将其中一铜棒的螺柱锁入另一铜棒的开口中,且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两个铜棒可以稳固地组装在一起。
虽然利用锁附的方式可以将两个铜棒稳固地组装在一起,但是组装人员在锁附或拆卸铜棒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拉长电路板的整个测试时程。此外,组装人员也需要将两个铜棒对位,然后用手将一铜棒锁附至另一铜棒,当组装人员施力不均匀时,铜棒便会歪斜,此时便需要组装人员将铜棒松开再重新锁附。另外,不断地将电路板锁附至测试台以及将测试过后的电路板从测试台上拆卸下来,组装人员需要大量地旋转铜棒,由于铜棒制作时可能有遗留下来的毛边,所以容易伤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易于组装及拆卸的铜棒。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铜棒,其包括一本体以及一卡扣件。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卡扣槽,且卡扣槽具有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第一部较第二部相对远离第二端,而第一部的直径小于第二部的直径。卡扣件设置于本体的第二端,其包括至少二卡勾以及一弹性组件,其中弹性组件连接于两个卡勾之间。每一卡勾具有一扣合部以及一推移部,其中扣合部与推移部实质上互相垂直,且推移部于本体的径向上穿过本体之外,而扣合部于本体的轴向上穿出本体的第二端之外。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卡勾的材质为铜片。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每一扣合部具有一凸缘,且两个扣合部的凸缘的凸出方向相反。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的一实施例所述,上述的弹性组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铜棒可通过其卡扣件以方便地组装至另一铜棒。相较于传统,本实用新型的铜棒具有组装便利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铜棒的示意图。
图2~图4为将两个本实施例的铜棒组装在一起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铜棒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铜棒1000具有一本体1100以及一卡扣件1200,本体1100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具有一卡扣槽1110,且卡扣件1200设置于本体1100的第二端。此外,卡扣槽1110具有第一部1112以及第二部1114,其中第一部1112较第二部1114相对远离本体1100的第二端,且第一部1112的直径小于第二部1114的直径。
承上述,卡扣件1200包括至少两个卡勾1210以及一个弹性组件1220,而弹性组件1220连接于两个卡勾1210之间,且本实施例的弹性组件1220为弹簧,且卡勾1210的材质可为铜片。此外,每一卡勾1210具有一扣合部1212以及一推移部1214,其中扣合部1212以及推移部1214实质上互相垂直。推移部1214于本体1100的径向上穿过本体1100,而扣合部1212于本体1100的轴向上穿出本体1110的第二端之外。另外,每一扣合部1212具有一凸缘1212a,且两个凸缘1212a的凸出方向在铜棒1000的径向上,但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热载体炉内辐射受热面结构
- 下一篇:越野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