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包铝阻燃电缆电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0433.6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东;陈建义;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295;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友彭 |
地址: | 20141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铝 阻燃 电缆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包铝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身安全和社会财产保护越来越引起重视,阻燃类电线电缆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目前的市场上,该类产品的导体基本上全部采用铜材料。
铜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良好的导电体,是电线电缆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我国是一个贫铜的国家,每年开采的铜矿大约60%-65%用于电线电缆制造业,但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八五”期间,我国电线电缆的用铜量已达80万吨,可以推测,2010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用铜量可能达到350万吨。2004年、2005年的用铜,大约1/3由国外进口铜矿砂或电解铜,1/3是由国内外回收废旧的铜材料经冶炼再生。由于社会上对铜的用量如此庞大,供需矛盾突出,致使铜价节节攀升,居高不下,并连续不断地创新高,2004年每吨铜约3万元,而2005年底便已超过4万元,2006年1月份,达5万元左右,2006年5月份,甚至超过8万元,即使目前9月,也为7万余元,这种铜价持续处于高价位的状态,没有迹象表明在近期有明显回落的趋势。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或缓和这大量用铜的矛盾呢?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因铜紧张而经铝代用,所谓“以铝代铜”,国此有铝芯电线、铝线电机、铝线变压器等,然而随着铜供应的增加,价格回落,兼之铝导电性能比铜差,表面易氧化与擦伤、难焊接、蠕变量大等缺点,这些已用铝作为导电材料的电气产品,又逐步恢复到使用铜,反思这一历史,无疑在“以铝代铜”的过程中,使铝的缺点暴露无遗。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考虑到把铜和铝的优点集合起来利用,使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重量轻、信号传输性能好的铜包铝阻燃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铜包铝阻燃电缆,包括但不限于依次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所述的导体为精轧铜带同心包覆在铝杆线的外表面。
所述的导体主要采用“包覆焊接拉制法”生产工艺,将精轧铜带同心地包覆在铝杆线的外表面,通过多道次拉拔及热处理,制成符合要求的线径及力学和电学性能技术要求。铜带和铝杆芯线之间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其表面光亮、圆整、无任何缺陷。这样就使铜包铝线同时具有铝的密度小和铜的导电性能好的特点。
所述的铜带优选紫铜带;所述的铝杆芯线为纯铝或铝合金。
所述的绝缘为低烟无卤的阻燃材料挤包而成,具有良好的阻燃的性能。
上述电缆的绝缘外还可根据要求包覆阻燃包带和护套,绝缘与阻燃包带之间为填充。
所述的阻燃包带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
所述的护套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包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铜包铝阻燃电缆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1)电缆导体表面光亮、圆整、无压坑等缺陷。同时兼具铝的密度小和铜的导电性能好的特点,尤其用于同轴电缆内导体时,具有很高的信号传输特性。
(2)电缆绝缘性能良好,具有低烟无卤阻燃功能,可以将火灾损失降至最低。
(3)铠装层可以大大提升电缆的抗拉强度并阻隔火焰。
(4)电缆的合格率高,而且具有重量轻、架设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布电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导体 2-绝缘 3-填充层 4-阻燃包带 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3所示的铜包铝阻燃电缆,包括但不限于依次由内向外设置的导体1和包覆于导体1外的绝缘2,所述的导体1为精轧铜带同心地包覆在铝杆线的外表面。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铜包铝阻燃电缆电线中的电力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2、阻燃包带4和护套5,导体1为铜带和铝杆芯线制成的冶金结合,导体1外挤包绝缘2,绝缘2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包有绝缘2的导体1外绕包有阻燃包带4,阻燃包带4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阻燃包带4外挤包有护套5,护套5为低烟无卤阻燃材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筝发电机
- 下一篇:防爆型燃气具用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