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辊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0689.7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施逵;王帅;王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24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生产线中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换辊机。
背景技术
换辊机是冷轧线中的重要部件之一,而辊子也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在轧制生产中,辊子要与所轧金属直接接触,工作速度有时会很高,辊子在工作中会逐渐磨损而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线的生产率、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成本。当辊子被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使用换辊机更换新的辊子,才能继续工作。
未来的轧钢生产向着高速、重载、高强度、高刚度、高精度、连续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所以对于换辊机能够快速、准确、便捷地换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换辊装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鞍钢1780中,矫直机换辊时,用两台换辊架分别将矫直机或张力装置的上辊系落于下辊系上,放开上轴承座与液压缸的连接,把合换辊架,然后将辊系直接从矫直机或张力装置的机架中拉出,其中存在以下缺点:
1、矫直机和张力装置采用各自的换辊架,没有互换性,换辊工序繁琐,不利于员工的安全操作;
2、需采用两台换辊架,维修不便,设备造价成本高;
3、矫直机或张力装置的机架内轨道与换辊机轨道把合时,无法找正标高;
4、在辊系从矫直机或张力装置中拉出的过程中,轴承座与换辊架之间为滑动摩擦,磨损量、噪音都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辊机,它可以用于更换矫直机和张力装置的辊系,简化换辊工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换辊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换辊架,换辊架的换辊轨道内设置有换辊小车,所述换辊架底部设置有标高调整装置。
所述标高调整装置包括顶板、底板、螺栓、螺母,顶板与底板相互平行,螺栓穿过顶板与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螺栓上设有螺母;所述换辊架设置于顶板上。
所述换辊机所更换的辊系包括辊子、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下轴承座上设置有吊环螺栓。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换辊架上设置有标高调整装置,能够根据不同需要调整换辊架的高度,因此只需一台换辊架即可用于更换矫直辊系和张力辊系,不仅方便维修而且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换辊架上设置有标高调整装置,通过标高调整装置调整换辊架的高度,能够很容易使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机架的换辊轨道高度与换辊架的换辊轨道高度相适应,便于轨道间的把合。
本实用新型在辊系的下轴承座底部设置有滚动轴承,在移动辊系时,将原有的下轴承座与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显著减小换辊时下轴承座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磨损量、噪音、所需使用的力均可相应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极大地提高矫直辊与张力装置的换辊的效率、安全性并有效地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下轴承座的示意图。
图中,1辊子,2换辊架,3标高调整装置,7吊环螺栓,11滚动轴承,12下轴承座,31顶板,32底板,33螺栓,3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换辊机,包括换辊架2,换辊架2的换辊轨道内设置有换辊小车。换辊架2底部设置有标高调整装置3,如图2所示,标高调整装置3包括顶板31、底板32、螺栓33、螺母34,顶板31与底板32相互平行,螺栓33穿过顶板31与底板32,顶板31与底板32之间的螺栓33上设有螺母34。换辊架2设置于顶板31上。调节螺母34在螺栓33上的位置,就能够调节顶板31与底板3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换辊架2的高度。
如图3所示,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包括辊子1、下轴承座12,辊子1设置于下轴承座12上。下轴承座12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轴承11。下轴承座12上还设置有吊环螺栓7。
换辊时,先通过标高调整装置3调整换辊架2的高度,使换辊架2的换辊轨道高度与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机架的换辊轨道高度相适应。
移动换辊小车,使换辊小车接近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并钩住下轴承座12的吊环螺栓7。移动换辊小车,换辊小车通过吊环螺栓7带动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移动,使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从机架的换辊轨道移至换辊架2的换辊轨道,从而将矫直辊系(或张力辊系)移出机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L01型剖分轴承的剖分加工工艺方法
- 下一篇:矿用移动式井下救援侦察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