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0725.X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王清;杨洪亮;鲁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5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地址: | 20120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很大耐扭性能的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对整个采矿用的辅助设施要求越来越高。电缆在其中的使用率和重要性特别的高,其承载了整个工程电的传输和信号的传输。由于在矿厂内使用,电缆一般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其受外力影响是很严重的,经常需要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免会受到扭曲,经常性的扭曲会造成电缆内部导体的损坏,这将会造成传输的中断,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
现在使用的电缆一般由导体、绝缘、屏蔽、护套等构成,其在耐扭性能很弱,使用寿命短,且在使用时,需要定时的进行检修,这样不仅浪费人力,增加成本,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电缆所存在的各种弊端,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抗扭性的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耐扭电缆,该电缆由缆芯、填充层、包带、内护套、铠装以及外护套组成;所述缆芯由四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绝缘线芯由导体和挤包在导体外具有良好柔性和机械性能的绝缘层组成,在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通过填充层进行填充;在绝缘线芯和填充层的外表面上用无卤阻燃包带包覆;在包带外表面上挤包一层无卤阻燃内护套,该内护套外覆盖一层铠装,且该铠装的外表面上挤包一层无卤阻燃外护套。
所述导体采用SZ绞的生产工艺制成,不但柔软性好,而且在电缆不断扭转的情况下,不会破坏导体,保证正常运行。则电缆在运行中向任何一个方向扭转(在一定范围内),都不会对电缆的导体和绝缘产生破坏。
所述填充层为无卤阻燃隔氧层。
所述铠装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其强度高、柔软性好,确保了电缆的抗拉性能和柔软性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电缆导体采用新的生产工艺,不但柔软性好,而且在电缆不断扭转的情况下,不会破坏导体,保证正常运行。
(2)电缆绝缘采用柔软性好,机械性能优良的高聚物,确保电缆优良的绝缘性能的情况下,使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抗扭性能。
(3)电缆采用了新的成缆工艺,打破常规成缆工艺的束缚,电缆在运行中向任何一个方向扭转(在一定范围内),都不会对电缆的导体和绝缘产生破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为了能够达到采矿用的特殊要求,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结构来实现:
该电缆由缆芯、填充层、包带、内护套、铠装以及外护套组成;缆芯由四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绝缘线芯由导体1和挤包在导体外具有良好柔性和机械性能的绝缘层2组成,导体采用新SZ绞的生产工艺制成,不但柔软性好,而且在电缆不断扭转的情况下,不会破坏导体,保证正常运行。。在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通过无卤阻燃隔氧层3进行填充。
在绝缘线芯和无卤阻燃隔氧层3的外表面上用无卤阻燃包带4包覆;在包带4外表面上挤包一层无卤阻燃内护套5,该内护套外覆盖一层铠装6,且该铠装的外表面上挤包一层无卤阻燃外护套7。本结构中铠装由柔性很好的钢丝编织而成,其强度高、柔软性好,确保了电缆的抗拉性能和柔软性能。
由于电缆中的导体采用了新的成缆工艺,打破常规成缆工艺的束缚,电缆在运行中向任何一个方向扭转(在一定范围内),都不会对电缆的导体和绝缘产生破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耦合线圈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辊道传输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