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瞌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1611.7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7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利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8B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瞌睡 装置 | ||
1、一种新型防瞌睡装置,它为独立的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设置在靠近头部的感应器和压力开关、设置在盒体表面的开关和语音提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盒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微处理器、感应器电路、电源、语音报警器电路和延时电路,其中所述开关连接CPU微处理器和语音报警器电路,所述感应器电路双向连接CPU微处理器,所述延时电路设置在所述感应器电路输出连接CPU微处理器的线路上,CPU微处理器连接语音提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瞌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提示装置设置在盒体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瞌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喷雾器,与感应器电路以及CPU微处理器连接,其喷头安装在盒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是与座椅配合工作的绳子、松紧带或子母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红外线感应器或者超声波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干电池组或外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利,未经王维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16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红外线感应模块
- 下一篇:建筑保温节能模块墙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