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可靠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用交叉滚柱转盘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1616.X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7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文鉴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鉴恒 |
主分类号: | F16C19/50 | 分类号: | F16C19/50;F16C33/58;F16C33/78;F16C33/34;F03D11/00;F03D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10300四川省成都市青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性 兆瓦 风力 发电 交叉 转盘 轴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大容量风力发电设备变桨、偏航用的大型轴承。
(二)背景技术: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我国风能可开发储量超过10亿KW,从十一.五起,国家已将快速发展风力发电设备(以下简述为风力发电)列为国策。现有兆瓦级以上的风力发电轴承的风叶长30米以上,重6吨以上,叶片11(见图1)装在变浆轴承上,并根据风力大小,以改变浆叶的迎风面积,使主轴的转速保持相对稳定。偏航用转盘轴承则承载着几十吨至上百吨的发电装置缓慢转动,使桨叶一直处于与风成垂直的迎风状态,以获得最大的风力。
长期以来,现有的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变浆,偏航轴承,都采用推力向心双排球转盘轴承结构,与普通转盘轴承结构不同其工作状态是双滚道同时受力,其原因是因为传统技术观念认为双排球转盘轴承的摩擦力矩小。见图4,双排球转盘轴承结构:具有一个外圈1n,一个内圈3n,在内圈内圆开有内直齿4n;在内圈和外圈上均开有轴向通孔6n和7n;在内圈和外圈间设有相同的双沟道5n;双沟道之间装有双列钢球2n;两列钢球处设保持架8n。
本实用新型在对风力发电变浆偏航轴承选型和研发时,发现推力向心双排球转盘轴承用于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变浆、偏航轴承,存在如下问题:
1)因钢球2n与双沟道5n的接触面积小,计算所得额定静载荷不大。当风力超过风机要求刹车时,传递到轴承上的倾覆力矩及轴向、径向载荷比工作状况高出1~2倍,此时,当量载荷将超过一列钢球的额定静荷值,造成钢球及沟道发生永久变形的小平面和凹坑,轴承的摩擦系数及摩擦力矩成倍增加,使带动轴承转动的伺服电机不能转动,形成卡死。
2)为保证两沟道受力均匀,以提高轴承承载能力,轴承制造厂家不得不大幅度压缩沟形、沟位的形位误差,将本属P0级精度的轴承提高到P5级(有的甚至超过P5级)以上,大大增加了轴承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3)即使保证了两列沟道能够同时受力,但因球轴承的承载能力储备有限(≤0.5),耐冲击性能差,当风电场遭遇飓风袭击时,将出现相当部分轴承被卡死,其可靠性的储备不足。
4)因风电变浆轴承装在塔高70米以上高空,装拆很难,故提出20年不更换轴承的高可靠性要求。轴承一旦卡死,必须花费上百万费用,将几十、上百吨重船体吊下才能更换。由本实用新型研发结果认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兆瓦级)所处的特殊环境,采用现有的推力向心双排球转盘轴承结构并不是理想选择,而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和隐患,必须重新设计选择高可靠性轴承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可靠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用交叉滚柱转盘轴承,就是解决传统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兆瓦级)采用推力向心双排球转盘轴承结构易产生伺服电机和轴承被卡死,可靠性的储备不足、制造难度极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确定的兆瓦级风力发电变桨,偏航轴承的型式和结构如下:
高可靠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用交叉滚柱转盘轴承,其特征是
A.设有一个外圈1和一个内圈3,在内圈3内圆开有内直齿4;在内圈和外圈内各有一组紧固用轴向通孔6和7;在轴承两端装密封件8;B.在外圈和内圈间设置周向均布的圆柱滚子2、2′,周向相邻两圆柱滚子2和2′轴线交叉布置;外圈和内圈上开有与圆柱滚子外圆周相配合的滚道5和5′,滚道内表面与圆柱滚子外径圆柱面接触,滚子长度L2数值比滚子直径D2数值小0.2~1.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对兆瓦级风力发电变桨,偏航轴承选择的交叉滚柱轴承,用本专利发明人独创的转盘轴承极限设计专有技术对风电变桨,偏航交叉滚柱重新设计,在不改变轴承外形尺寸的前提下,所获得的优化的主参数的风电轴承如下:
高可靠性的兆瓦级风力发电用交叉滚柱转盘轴承,其特征是
A.设有一个外圈1和一个内圈3,在内圈3内圆开有内直齿4;在内圈和外圈内各有一组紧固用轴向通孔6和7;在轴承两端装密封件8;
B.在外圈和内圈间设置周向均布的圆柱滚子2、2′,周向相邻两圆柱滚子2、2′轴线交叉布置;外圈和内圈上开有与圆柱滚子外圆周相配合的滚道5和5′,滚道内表面与圆柱滚子外径圆柱面接触,滚子长度L2数值比滚子直径D2数值小0.2~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鉴恒,未经文鉴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1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系统及其微结构反射片
- 下一篇:一种降温空调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