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塑料蚕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1947.3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登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登乾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506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蚕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塑料蚕具。
背景技术
我国已有6000多年的养蚕历史,茧丝绸产量独居世界第一,在世界丝绸总产量中占到了70%。建国近60年来,我国都将植桑养蚕放在了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半个世纪以来,尽管蚕农的积极性高涨,但因蚕具没有很大的进展,使得蚕农付出了很多的艰辛而未得到相应的回报。
现有技术中,养蚕用的蚕具多用竹木构成多层架,用竹编成的蚕簸放在蚕架上,蚕簸上设置蚕网养蚕除沙。在养蚕实践中,依靠上述蚕具养蚕,蚕簸完全靠人工端上端下进行消毒、喂养、除沙等作业,不仅操作者体力消耗很大,而且工效也很低,加之各层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其上方养蚕作业更加困难。另外,竹编蚕簸价格很高,使用寿命一般也只有3-5年,其吸水性强,收晒不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药品的耗用量极大;蚕网多采用尼龙、塑料网或棉线等材料制成,一般只能用于除沙,且操作时一人不能实施,家蚕和桑爪混杂在一起,因家蚕用腿紧抱住蚕网和桑爪,必须完全靠手工进行分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容易扯断蚕腿,又因养蚕季节都属雨季,用该蚕网无法彻底分离剩余的桑叶、桑爪及蚕沙,将它抛出屋外雨水侵泡对环境污染严重。半个世纪以来,家蚕结茧的工具都为纸板方格簇、草笼、篾笼等,纸板方格簇采用一种专用纸制成,但易被蚕尿浸湿,产生黄茧,降低蚕茧质量;采用草笼及篾笼时,家蚕定位不规范、分布不均匀,结茧大小不一致,且游丝不少,产生的黄茧更多。若在草笼及篾笼上采茧时,指头受伤出血的情况甚多,又将蚕茧染成血茧;受现有的蚕具结构所限,采茧时只能将蚕茧从蚕具上一粒一粒摘下,耗费人力,工效低。而且,纸板方格簇、篾笼的寿命一般也就3-5年,草笼则要每年更换。综上所述,现有蚕具结构简陋、用途单一,改进现有蚕具的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塑料蚕具,该蚕具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成本低廉、使用收藏方便、占据空间小、不怕水、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能实现半自动除沙、自动上簇和半自动采茧,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提高工效。
为能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塑料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蚕具包括蚕巢、蚕巢底布、摘茧条、摘茧架和分格梯;所述蚕巢设置在蚕巢底布的上方;所述蚕巢设置在摘茧架上,摘茧条插在蚕巢内;所述分格梯设置在相邻蚕巢之间。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塑料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蚕巢包括塑料纵板、塑料横板、纵板连接件和蚕巢边框;所述蚕巢边框设置在蚕巢的四周,蚕巢边框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分格梯的连接柱插孔;所述塑料纵板和塑料横板纵横交错构成一个个小格子;所述纵板连接件呈下端宽上端窄的凹槽形结构;所述塑料纵板之间设置有摘茧条插槽,底部通过纵板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塑料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蚕巢底布包括底布体、横方上口边框挂钩和蚕巢纵方穿孔挂钩;所述底布体为上方敞口的盒体,横方上口边框挂钩和蚕巢纵方穿孔挂钩设置在底布体开口端的边缘处;所述底布体开口端的边缘四周还缝合有一用于增加强度的绳子。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塑料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摘茧条包括摘茧条体和手柄;所述摘茧条体为一钢丝圆柱体结构,插入蚕巢一端设置为圆头状,另一端设置有手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塑料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格梯为四方柱体结构,顶端的四个顶角上各设置有一蚕巢定位柱,底端设置有两个凸台,凸台内侧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用于插接连接柱的连接柱插孔。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塑料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摘茧架包括边框、挂钩、横固铁丝、铁丝连接环和固定螺钉;所述边框上设置有固定蚕巢的挂钩、铁丝连接环和固定螺钉;所述横固铁丝一端连接在铁丝连接环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另一侧的边框上。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塑料蚕具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成本低廉、使用收藏方便、占据空间小、不怕水、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能实现半自动除沙、自动上簇和半自动采茧,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提高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蚕巢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蚕巢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纵板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蚕巢底布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摘茧条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格梯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格梯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摘茧架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登乾,未经姚登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1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盖可方便装卸的电压力锅
- 下一篇:多用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