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004.2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光阳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19/00;F21V15/02;H05B37/02;G08C1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多功能 调光 开关 节能灯 | ||
1、一种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其核心电子线路由电源、控制线路和发光元件组成,电源共有三组,即由电容(24)、二极管(25)、(27)、(28)、(44)组成的(V+1)电源并经二极管(29)流到(V++);由电容(33)、二极管(34)、(36)、(37)、(44)组成的(V+2)电源并经二极管(32)流到(V++);以及由电容(39)、二极管(42)、(43)、电容(40),电解电容(41)、稳压二极管(45)组成的(V+)电源,它是控制线路的工作电源;其中(V++)被电容(30)滤波并连接到发光元件(35)使之发光,这里的电阻(31)用于在超亮管组熄灭后把电容(30)上的电荷放掉;控制线路由接收信号级、信号放大级、计数级及开关级组成;这里接收信号级选用亚超声敏元件(1)构成,信号放大级由三极管(5)、电阻(7)、电感(8)、电容(6)、三极管(14)及用作负反馈稳定的电容(9)、电阻(2)、(3)、(10)及三极管(4)构成;这里的电阻(11)、(13)、电容(12)组成积分与电荷泄放电路;计数级由双D触发器(17A)、(17B)及电阻(18)、电容(19)及用作复位用的电阻(16)和电容(15)构成,这里双D触发器选用CMOS集成电路4013;开关级由电阻(20)、(22)、并选用开关元件为可控硅(21)、(23)构成;发光元件(35)是由多个相同数量和型号超亮管并联成并节,再由并节串联而成的超亮管组,并单独焊接在一个线路板上,用做本灯具的发光体,其余元件则焊接在另一主线路板上;发光体可以做成多种形状,已经作成的有圆板形和长条形;另外还有外壳用做发光体和主线路板的外罩,发光体为圆板形情形,外罩为一圆筒形塑料外壳,把主线路板和发光体罩住,发光体为长条形情形,外壳分为两件,罩住主线路板的外壳为扁形,罩住长条形发光体的为长条形塑料外壳,这两件外罩又是扣在一起的,发光体在外罩下方,以使发光体发光充分照亮下方,外壳顶端固定着灯头接头以便和灯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在构造上还可增加保护线路,它由电感(47)、(48)、电阻(38)及稳压二极管(46)构成,而其余结构与形状保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可把计数级元件选用为TTL集成电路74HC74或54HC74,相应地要求把与74HC74或54HC74的复位端相连的电路改为能提供低电平复位信号就行,其余电子线路结构及形状则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可把控制线路的接收信号级选用为由一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50)、一电阻(52)及一电容(51)构成,同时在信号放大级中不用电感和电容,但它所要求的遥控器是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做成的,除这些以外其余电子线路结构与形状则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可把开关元件选用为高反压三极管,而构成功能相同的线路,除这些以外其余电子线路结构与形状则保持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可把电源(V+1)和(V+2)分别选用为全桥集成电路(55)、(56),同时去掉二极管(44),其余电子线路结构与形状则保持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可再在计数器(17B)上增加电阻(57)及电容(58),其余电子线路接构与形状则保持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遥控多功能调光开关节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可再增加一只集成电路(61)、两只可控硅(64)、(69)、两个电源(V+3)、(V+4)以及相关元件,其余电子线路结构与形状则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光阳,未经张光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0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