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双卡锁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145.4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迪明 |
主分类号: | E05B27/08 | 分类号: | E05B27/08;E0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212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双卡锁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更具地说涉及一种弹子锁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其物质财富不断地丰富,所以对防盗锁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强。现有技术的弹子防盗锁的锁芯,通常采用十字形,一字形、圆形、U型等,这些锁芯的内芯孔内都设置有弹簧和弹子,当钥匙插入钥匙孔中,其内芯孔内的弹子被推压,往弹簧的方向移动,从而消除了内芯转动的障碍,锁即被打开。但这些锁的缺陷一是弹子都暴露在外边,很容易被小偷撬开或用破坏性的方法开启;二是这些锁具的弹子下端位于钥匙孔内,盗贼很容易用特定工具插入钥匙孔,移动弹子到达特定的位置,因而盗开成功,所以防盗性能差,保密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其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偷撬,防盗性能好,安全可靠的螺旋双卡锁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螺旋双卡锁芯,包括外壳、衬套、活动设置在衬套上的内芯、弹簧上、下弹子,内芯上设置有一排内芯孔和钥匙孔,在所述内芯内设置有3~5个螺旋导槽,螺旋导槽的数量与内芯孔的数量相同,螺旋导槽的方向与钥匙孔垂直,其两端分别与钥匙孔与内芯孔相通;在内芯上还设有一个开启定位槽,一根开启定位杆穿过衬套,放入开启定位槽中。
所述下弹子的外表面呈圆锥形,内芯孔的形状与下弹子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其内芯上制作了多条螺旋导槽,下弹子呈锥形,其下部不能伸入钥匙孔内,其有益效果是:一、从外边看不见弹子,所以用偷窃工具碰不到弹子,增加了偷窃的难度;有可效地防止暴力开启;二是导槽的宽窄可有效地防范技术性开启;三是有多条螺旋导槽,每条螺旋导槽中都设置有弹子,具备独立防范盗开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芯插入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芯的A-A剖视图。
1-外壳、2-衬套、3-锁舌孔、4-锁舌、5-内芯、6-开启定位槽、7-开启定位杆、8-封盖、9-弹簧、10-上弹子、11-下弹子、12-螺旋导槽、13-衬套孔、14-内芯孔、15-匙牙、16-钥匙、17-钥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螺旋双卡锁芯,包括外壳1、衬套2和内芯5。衬套2固定在外壳1上,内芯5活动设置在衬套2内,外壳1和衬套2上设置一个锁舌孔3,内芯5上的锁舌4伸入锁舌孔3中。衬套2上设置有一排衬套孔13,每个衬套孔13中装入一个弹簧9和上弹子10,用一个封盖8将所有衬套孔13的上端封住。在内芯5与衬套13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内芯孔14,每个内芯孔14里设置一个下弹子11,下弹子11的外表面与内芯孔14的形状相匹配,都是锥形,所以下弹子11的下部不会伸入钥匙孔17中,因此,防盗性能好,下弹子11的长短根据匙牙15的长短定。在内芯5内设置与内芯孔14相同数量的螺旋导槽12,如图1为4个。螺旋导槽12的一端与钥匙孔17相通,另一端与内芯孔14相通,螺旋导槽12与钥匙孔17垂直。钥匙16插入钥匙孔17后,其匙牙15可从钥匙孔17沿螺旋导槽12转至内芯孔14,即旋转90度,则匙牙15将下弹子11向外顶,将上弹子10顶出衬套孔13,则锁芯开启。继续转动钥匙16,则内芯孔14与衬套孔13错位,则钥匙16可取出。在内芯5上设有一个开启定位槽6,一根开启定位杆7穿过衬套2,放入开启定位槽6中,由于开启定位槽6占了整个内芯5径向截面的1/4,所以开启定位杆7的作用,一是锁定内芯5相对于衬套2的轴向移动;二是允许内芯5相对于衬套2旋转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迪明,未经黄迪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