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向挤压成形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851.9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0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挤压 成形 模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向挤压成形模具,尤其是一种电池整体锌筒反向挤压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冲压模具属于损耗零件,为了提高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的工作部位一般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即凹模采用高强度材料),跟据传统模具的设计,凹模为环形,中间设置底芯,且底芯与凹模同心,凹模外面套上钢套,而钢套的下端面和凹模下端面为同一水平面,当在工作时,冲棒下压产生的应力将完全由凹模和底芯承受,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凹模和底芯更容易被摩损或更快产生疲劳,从而导致模具的工作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简单,工作寿命大大提高的一种反向挤压成形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冲棒(1)、凹模(3)、钢套(6)、底芯(4)、减震垫(5)组成,减震垫(5)为环状,中心开有孔;凹模(3)设置在钢套(6)内,冲棒(1)配置于凹模(3)上方,钢套(6)、凹模(3)均为环形,凹模(3)、钢套(6)、冲棒(1)均为同心;钢套(6)中开有孔为台阶孔,分上下两层,下层孔径大于上层孔径,凹模(3)设置在上层孔内,减震垫(5)设置在下层孔内;底芯(4)上端设置在凹模(3)内,下端设置在减震垫(5)内;底芯(4)、减震垫(5)、钢套(6)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位置。底芯(4)与减震垫(5)之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减震垫(5)外径大于凹模(3)下端面外径。
该实用新型在凹模的下方设置了一个减震垫,底芯与减震垫过渡配合,减震垫可以吸收一部份模具在工作时,冲棒施加的冲压力,可以增加整个模具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凹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实用新型在凹模(4)的下方设置了一个减震垫(5),底芯(4)与减震垫(5)过渡配合。
在加工电池锌筒(2)时,冲棒冲压力施加下来,通过凹模(3),传递至减震垫(5),这样,减震垫(5)便吸引了一部分冲压力,降低了凹模(3)的负担,同时,当冲棒压力施加到底芯(4)上时,底芯(4)与减震垫(5)属于过渡配合,底芯(4)通过挤压变形膨涨,与减震垫(5)之间的过渡配合转变为过盈配合,增加了底芯(4)与减震垫(5)之间的摩擦,底芯(4)上所承受的部分冲压力也就通过摩擦传导至减震垫(5),减轻了底芯(4)的负担。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宏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埋设的冷热交换管
- 下一篇:一种去铁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