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杯托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3388.X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海燕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方 强 |
地址: | 610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托,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种使用方式的双向杯托。
背景技术
杯子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广泛,大部分杯子形状和功能都基本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场合没有专门的杯子的情况下,现在大家都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杯的结构上不够牢固,端握麻烦;另外使用中容易烫手;还存在重心不够,轻轻一碰就容易打翻的问题。因为上述问题,大家一般都多层纸杯套在一起使用,或者是套上杯托使用一次性纸杯。
实际使用中,一次性纸杯可以重叠放置,节省空间,但配合使用的大部分杯托的设计是为了组成结实的支撑装置,体积较大。多个杯托存放占用空间过多比较麻烦,另外还有清洗麻烦等问题。特别是一般杯托兵部能完全解决一次性纸杯在使用中容易大翻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更好配合一次性纸杯使用的杯托,需要一种能够全面解决一次性纸杯的放置不稳、抓握麻烦、存放占用空间过大以及防烫手等等的新型杯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适合多种型号使用的双向杯托。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很好的配合一次性纸杯使用,完善的解决了一般杯托放置不稳、抓握麻烦、存放占用空间过大以及防烫手等缺陷,还能够配合一般杯子、碗、碟、花瓶或者烛台等使用,是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成本低廉,更为方便实用的新型双向杯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向杯托,包括锥台形的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壁内侧设置有向内倾斜的锥形环壁,设置于杯壁上端或者中部,所述环壁与杯壁构成倒“V”形;所述杯壁或者环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环、摩擦片、凹凸卡槽或者紧固件等等;所述杯壁与环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所述环壁与限位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
所述杯壁下端设置有底盖,与杯底活动连接。
所述杯壁上设置有有序排列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外观形状为圆形或环形或螺旋形,外形更为美观的同时也起到了不同的隔热效果。
所述杯壁上设置有通风孔、把手、防滑套或者防烫垫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配合普通杯子使用,由于特别设计了隔热空间,不于杯壁直接接触,防烫效果很好,另外设置的防烫凹槽,更容易把握的同时还增加了杯托的防烫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活动底盖,能够打开形成两种使用状态,适合不同大小的杯子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台形的支撑外壁,增加了杯子的固定性能,不易倾覆。
4、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可多个重叠存放,在外出旅行时携带使用更为轻便,另外还可作为普通杯子使用,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方便实用。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根据需求调整使用方式就能达到多种实用的功能效果,生产成本低廉,具备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杯壁,2为环壁,3为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双向杯托,包括锥台形的杯壁1,下端设置有底盖,与杯底活动连接。所述杯壁1上端固定设置有向内倾斜的锥形环壁2;所述环壁2上固定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装置3,所述限位装置3为一个限位环;所述杯壁1上设置有有序螺旋线排列的凹槽,外形更为美观的同时也起到了不同的隔热效果。所述杯壁1上设置有一个防滑套,底端设置有一个防烫垫。
本实用新型配合普通杯子使用,由于特别设计了隔热空间,不于杯壁直接接触,防烫效果很好,另外设置的防烫凹槽,更容易把握的同时还增加了杯托的防烫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活动底盖,能够打开形成两种使用状态,适合不同大小的杯子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台形的支撑外壁,增加了杯子的固定性能,不易倾覆。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可多个重叠存放,在外出旅行时携带使用更为轻便,另外还可作为普通杯子使用,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根据需求调整使用方式就能达到多种实用的功能效果,生产成本低廉,具备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配合一次性纸杯使用,完善的解决了一般杯托放置不稳、抓握麻烦、存放占用空间过大以及防烫手等缺陷,还能够配合一般杯子、碗、碟、花瓶或者烛台等使用,是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成本低廉,更为方便实用的新型双向杯托。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海燕,未经谢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