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型打包带初坯的内料口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3505.2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92;B29C47/06;B29L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 丰 |
地址: | 641300四川省资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打包 带初坯 内料口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塑料打包带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打包带初坯的内料口模。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打包带的厂家,在生产打包带的整个生产工艺中,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采用两种料混合成型,成型时都是以从主机进入的料作为内料,从副机进入的料作为外包裹料,成型初坯时,成型料从主机进料口进入,同时,另一种成型料从副机的两个进料口进入,在模具的成型腔中,从副机进入的成型料将从主机进入的成型料包裹在中间后从模具出口流出成型打包带初坯。采用上述成型塑料打包带初坯的模具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只能生产劣质打包带,打包带初坯的厚度和宽度不可调,加工精度较低,导致只能成型一种规格的打包带初坯,主机和副机利用率较低,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打包带外包料占总重量比列与内料占总重量的比列相差不大,如果再在新料中加再生料,则会大大降低打包带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塑料打包带初坯成型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型打包带初坯的内料口模。本实用新型采用主机进入的料作为外包裹料,副机进入的料为内料,并可对打包带初坯的厚度和宽度进行调节,加工精度高,打包带初坯外包裹料占总重量比列远大于内料占总重量的比列,在新料中加再生料时不会降低打包带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成型打包带初坯的内料口模,包括主机进料口和副机进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仓,包料仓的分流端与主机进料口连通,包料仓中部与副机进料口连通形成副机出料口,副机出料口与包料仓的出料端连通,在包料仓的出料端连接有一缓冲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初坯调节装置,所述初坯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轮、与调节手轮连接的调节杆、一端与调节杆连接另一端升入缓冲腔内的调节板。
所述包料仓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对称设置。
所述副机进料口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仓,包料仓的分流端与主机进料口连通,包料仓中部与副机进料口连通形成副机出料口,副机出料口与包料仓的出料端连通,使主机进入的料作为外包裹料,副机进入的料为内料,打包带初坯外包裹料占总重量比列远大于内料占总重量的比列,在新料中加再生料时不会降低打包带质量。
二、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初坯调节装置,初坯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轮、与调节手轮连接的调节杆、一端也调节杆连接另一端升入缓冲腔内的调节板,可对打包带初坯的厚度和宽度进行调节,加工精度高。
三、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打包带的厚度和宽度可调,可生产多种规格的打包带,成型的打包带外观小巧美观导致,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本实用新型在包料仓的出料端连接有一缓冲腔,对包料后的塑料带初坯具有缓冲作用,提高了打包带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主机进料口,2、副机进料口,3、包料仓,4、副机出料口,5、缓冲腔,6、调节手轮,7、调节杆,8、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成型打包带初坯的内料口模,包括主机进料口1和副机进料口2,还包括一呈“回”字形的分流包料仓3,包料仓3的分流端与主机进料口1连通,包料仓3中部与副机进料口2连通形成副机出料口4,副机出料口4与包料仓3的出料端连通,在包料仓3的出料端连接有一缓冲腔5。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初坯调节装置,所述初坯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轮6、与调节手轮6连接的调节杆7、一端与调节杆7连接另一端升入缓冲腔5内的调节板8。其中,包料仓3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对称设置,副机进料口2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成型料分别通过主机进料口1和两个副机进料口2进入包料仓3,包料仓3对经主机进料口1进入的成型料在进料口处进行分流,形成两股成型料,副机进料口2进入的成型料进入到包料仓3出料端,分流后的两股成型料对经副机进料口2进入的成型料进行包裹,包裹后经包料仓3出料口进入缓冲腔5,经缓冲仓5后到口模出口,完成打包带初坯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轮汽车可调式鼓风机通风道固定装置
- 下一篇:轴承传送机构的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