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污水自动释气排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3676.5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培森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 新 |
地址: | 614008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污水 自动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设备,特别是一种天然气污水自动释气排气装置,它特别适合与天然气污水计量装置配套使用,可对天然气污水进行气、液分离,确保水表装置能进行正常的计量作业。
背景技术:
石化企业从矿井中采集天然气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常常会有一定量的地下污水伴随着高压天然气气体一同喷出而进入储气罐和管道系统中。石化企业和地质勘探科研部门为了准确掌握并科学分析天然气矿井内部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等详尽情况,进而精确测算天然气储存量和开采量,编制“科学开采、合理开采”的生产作业规划,需要对所排出的天然气污水进行准确的计量测算。但是,由于在所排放污水水体中溶解混杂有一定量的天然气气体,这些气体会持续不断地生成气泡而析出,将会严重干扰水表计量装置的正常计量工作,严重影响天然气污水计量的准确性,在有的石化企业即使配装有疏水阀装置,客观地说,虽然通过疏水阀装置所排放的水体中天然气气体的含量相对较低,但仍然混杂有少量天然气气体,也会影响对天然气污水进行计量的准确性,不能准确地为管理部门和地质勘探科研部门提供真实的天然气污水的计量数据而延误生产指挥和科学决策工作。怎样才能对天然气污水进行准确计量呢?这已成为一直困扰石化企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这也正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对天然气污水进行气、液二相分离处理,并将溶解混杂于天然气污水中的气体全部释出排放的装置,它能确保水表计量装置对天然气污水进行准确计量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天然气污水自动释气排气装置是按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释气罐体、进口管、排水管和浮球,其特征在于:在释气罐体上安装有排气管嘴,所说的浮球配置于释气罐体内位于排气管嘴的进气口底端部位。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进口管连接于天然气污水排放管或者配装有天然气疏水阀的排污水管,由进口管向释气罐体输入待分离的天然气污水,这时天然气污水在释气罐体内快速改变其流速流向,其结果是污水水体沉降于释气罐体底部,而溶解混杂于污水水体内部的天然气气体则会逐渐聚集形成气泡上升而逸出水面向上释放气体,即是说在释气罐体内自动进行气、液二相分离而形成“上气下液”的分界面,而浮球则位于气、液二相分界面的混合介质中,当水位逐渐上升时,浮球受到浮力而上升可将排气管嘴的进气口封闭,能有效地防止污水从排气管嘴溢出,而不断从水体内部向上释出的气体则汇聚于释气罐体的顶部使气压逐渐增高,将挤压已经分离释出气体后的污水由排水管排出,即可输入水表计量装置进行准确计量作业,随着污水逐渐排出,浮球将随着水位的下降而下降,这时排气管嘴的进气口也随之开启,汇集于释气罐体顶部的气体即可由排气管嘴排出,也可收集所排放的气体供回收使用。随着气体的逐渐排空,释气罐体顶部的气压逐渐下降,由进口管向释气罐体连续输入的天然气污水又会形成气泡逸出水面向上释放气体进行气、液二相分离,如此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即可实现对天然气污水自动进行气、液二相分离,并由水表计量装置对水体进行准确计量的发明目的。
在所说的释气罐体内安装设置有一组导通孔的导向管,排气管嘴的进气口位于导向管内,所说的浮球配置于导向管内位于排气管嘴的进气口底端部位,可使浮球具有很好的导向定位性能。
在释气罐体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说的排气管嘴的出气口位于排气管内,可方便地由排气管集中收集所排放的天然气气体供回收使用。
在排水管上装配有计量水表,可方便地由水表对流经排水管的水体进行准确计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2.无需专人操作即可对天然气污水进行气、液分离,运行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3.对天然气污水的分离净化效果好,对提高天然气污水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能有明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培森,未经吴培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位一体多晶硅定向结晶炉
- 下一篇:糖尿病人配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