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冲程内燃机气缸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3867.1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4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翅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徐 宏 |
地址: | 63635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冲程内燃机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冲程内燃机的气缸头。
背景技术
汽缸头是四冲程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汽缸头内的进气门、排气门有规律的打开和关闭,是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要使内燃机正常工作,辅助气门运动的就必须有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弹簧压板、卡瓦、摇臂、摇臂轴、摇臂座、配气凸轮轴以及缸头盖等等附属设备,现有的这种结构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不利于高速化发展,且维护困难、噪音大、气门折断掉进汽缸引起整机报废的重大事故等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平稳、转速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节能、噪音小的转动阀口汽缸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曲轴联动的特殊构造的空心配气轴在一个与配气轴相吻合的配气导管中不停地转动,来代替原有的进气门、排气门有规律的开关,来迎合内燃机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这四大冲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冲程内燃机气缸头,包括气缸头体,其特征在于,气缸头体顶部上有气体进口和废气排气出口,在气缸头体内固定安装有配气导管,配气导管分别与气体进口、废气排气出口和气缸内部连通;配气轴以可旋转方式的安装在配气导管内,配气轴上固定安装有链轮,在配气轴内设有气体通道和废气排气通道,气体通道和废气排气通道之间不互相连通;在进气冲程中,配气轴旋转至第一工作状态,在该状态气体通道连通气体进口和气缸内部,废气排气通道不连通废气排气出口与气缸内部;在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配气轴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在该状态,进气通道不连通气体进口和气缸内部,排气通道不连通废气排气出口和气缸内部;在排气冲程,配气轴旋转至第三工作状态,在该状态,废气排气通道连通废气排气出口与气缸内部,气体通道不连通气体进口和气缸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平稳、转速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节能、噪音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头体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气缸头体的仰视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的配气轴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配气导管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配气轴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配气导管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气缸头体的仰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气缸头体,2为气体进口,3为废气排气出口,4为气体出口,5为废气排气进口,6为复合气口,7为配气导管,8为链轮,9、10为进气通道的开口,11为配气轴,12、13为废气排气通道的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一种四冲程内燃机气缸头,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气缸头体1,如图1所示,气缸头体1顶部上有气体进口2和废气排气出口3,分别用于与化油器和消声器相连接,如图2所示,在气缸头体1底部设有气体出口4和废气排气进口5;2、配气导管7,如图4所示,配气导管7是一个其上具有开口的管体,固定安装在气缸头体1内,配气导管7与气体进口2、废气排气出口3和气缸内部连通;3、配气轴11,如图3所示,配气轴11通过其两端的滚动轴承安装在配气导管7内,配气轴11上固定安装有链轮8,在配气轴11内设有气体通道和废气排气通道,气体通道和废气排气通道之间不互相连通,配气轴11的进气通道一端开口9位于配气轴的左端,另一端开口10位于配气轴11的中部与气体出口4相对应的位置,废气排气通道一端开口12位于配气轴11的右端,另一端开口13位于配气轴11的中部与废气排气进口5相对应的位置。其中,链轮8与发动机的曲轴联动,驱动配气轴11转动。
本实施例中配气轴11与曲轴联动,在发动机的不同工作冲程,配气轴11转动至各状态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翅,未经张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睛检测装置
- 下一篇:岩性密度-微球聚焦测井仪复合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