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5027.9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0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碧;许中玉;李学权;陈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2;H01G4/228;H01G4/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高压 金属化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过去小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结构大都为单芯(如卷绕型电容器),或者是多个单芯并联(如叠片式电容器)。这种结构的电容器的优点是工艺传统、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其缺点是单芯承受工作电压大,由于受电离电压、产品尺寸、材料、工艺和设备方面的制约,当电容器引线标称间距p≤5mm时,这种结构的电容器存在两种缺陷:第一额定工作电压做不高,直流额定工作电压≤630Vdc,交流额定工作电压≤220Vac;第二做小容量电容器的容量合格率低、废弃物多、浪费资源、影响环保。例如要做容量偏差为J、电容量≤1000pF的电容器,如果采用单芯结构生产的话,一般容量合格率≤50%,废弃物多、资源浪费大、影响环保将是十分明显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该电容器除了额定工作电压高、J级品高率、废弃物少、节约资源、有利于改善环境外,还具有抗充放电能力优异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要求较高的节能灯上做启动和续流电容器,同时也适用于LC、RC振荡电路、微分电路、开关加速电路和晶体管过压保护电路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主要包括有引线和电容器芯子,引线连接在电容器芯子内的极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标称间距不大于5mm;所述电容器芯子由串联结构的金属化膜卷绕而成;所述金属化膜由有机薄膜和附在有机薄膜上的金属镀层构成;所述金属化膜的一边或两边或中间设置有留边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还包括有用于封装电容器芯子的壳体,一端连接在电容器芯子上的引线的另一端露在壳体外。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子由内二串结构的金属化膜构成;所述金属化膜宽为3.8~4.9mm;所述金属化膜的中留边宽为0.6~1.6mm,双留边宽为0.25~0.9mm。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子由内三串结构的金属化膜构成;所述金属化膜宽为4.0~4.7mm;所述金属化膜的中留边宽为0.3~0.7mm,双留边宽为0.25~0.5m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将并联结构的p=5mm的小型金属化电容器,改进设计成串联结构的p=5mm的小型金属化电容器,从而提高了小型金属化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2、扩展了小型金属化电容器低端容量的生产范围;
3、利用芯子串联容量偏差互补原理,使得小容量金属化电容器的容量等级品率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产品材耗、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废弃物排放,有利于环保生产;
4、因产品由并联结构变为串联结构,使芯子端面薄膜的金属镀层与喷金料接触的面积大幅增加,从而使得该新结构的电容器承受充放电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5、满足了当前整机,特别是节能灯对电容器小间距、小尺寸、高电压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2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实施例2的正视图;
图4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实施例2的左视图;
图5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实施例3的正视图;
图6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实施例3的左视图;
图7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内二串的原理简图;
图8为小型高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内三串的原理简图;
图9为图7中内二串形的膜结构1简图;
图10为图7中内二串形的膜结构2简图;
图11为图8中内三串形的膜结构1简图;
图12为图8中内三串形的膜结构2简图。
其中,1、引线;2、电容器芯子;3、有机薄膜;4、金属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