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5351.0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绪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绪纲 |
主分类号: | A43B7/06 | 分类号: | A43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是由鞋底、鞋垫、鞋帮组成的鞋。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脱鞋;或者到室内要套上鞋套,出门则要脱掉鞋套。为了穿脱方便,人们制成了一脚蹬类型鞋,以及拖鞋。一脚蹬类型鞋的鞋帮材质较硬的穿脱均可不需手帮忙,材质较软的则需用手穿上;拖鞋穿脱方便,但不便外出。现进入室内一般要脱去鞋子,换上拖鞋;或者套上鞋套。脱去鞋子再换拖鞋,如是别人家里,有可能传染上脚气等一类病,而且出室又要再换回自己的鞋比较麻烦;而套鞋套虽然不需要穿脱鞋子,但鞋套还是要用手套上和取下,市场上已有自动套鞋套的装置,但鞋套套上后不用时还得用手取下,还是有些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它具有通过气流、气压变化来提供动力的气道、贮气系统。随着气道、贮气系统内气流、气压的变化,从而实现或能非手动穿鞋,或能非手动脱鞋,或者能同时实现非手动自动穿脱鞋;如果尺码大一些,就成为鞋形鞋套,同时也免除了因多人共一鞋而发生疾病传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鞋由鞋底、鞋垫、鞋帮、垫下气囊、鞋帮气囊、受气囊、鞋扣、解扣气囊、解扣装置、扣带、气道组成。当然如只实现非手动穿,或者只实现非手动脱的目的只要用其中部分结构就够了。垫下气囊通过气道与受气囊相连通,鞋帮气囊也通过另一根气道与解扣气囊相通。使用时,当脚或穿鞋的脚放进来踩到鞋垫时,垫下气囊内的气体就通过气道被挤压入受气囊,随着受气囊不断膨胀,紧贴受气囊表面的扣带随即被逐渐拉紧,并扣在鞋扣上。这样鞋就被固定在脚上或者固定在穿鞋的脚上。扣带实际上就是鞋帮的一部分;垫下气囊与受气囊之间也可以装有气瓣,使气体只进行从垫下气囊向受气囊的单向流动,同时在垫下气囊部和在受气囊部也可以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小气孔,以便于垫下气囊再次充气和受气囊内气体的排出。当鞋需要脱下时,只要两脚并拢,挤压设在脚内侧鞋帮内的鞋帮气囊,气体就通过气道被挤压入解扣气囊,随着解扣气囊膨胀,解扣装置便被推向鞋扣,松解掉扣紧的扣带;在弹性回缩结构的作用下,鞋帮、扣带回复到未使用的状态。这样固定着脚或穿鞋的脚的鞋帮、扣带就完全脱离开来,脚或者穿鞋子的脚就可轻松拿出来了。鞋帮气囊与解扣气囊之间也可以装有气瓣;垫下气囊内、鞋帮气囊内均有弹性材料利于它们被挤压后能回复原来状态;扣带尾端固定连接在鞋帮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脚或者穿鞋子的脚放进或者穿的时候不需要用手帮忙;或者脱的时候不需用手帮忙;或者穿、脱都不需要手帮忙,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鞋侧缘固定式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鞋侧缘固定部位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鞋脚背固定式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侧缘固定式鞋由鞋底1、鞋帮2、鞋垫3、垫下气囊4、鞋帮气囊5、受气囊6、鞋扣7、解扣装置8、解扣气囊9、扣带10、气道11组成。鞋帮2具体回缩弹性,受气囊6可以定向膨胀,扣带10把多个鞋帮2串联在了一起。使用时,当脚或穿鞋的脚放进来踩到鞋垫3时,垫下气囊4里面的气体由于受压就会通过气道11被挤压入受气囊6,随着受气囊6不断膨胀,紧贴在它表面的扣带10就不断被外顶、被牵拉;而与扣带10相串联的多个鞋帮2就被向内拉紧,这样就咬紧了放在里面的脚或穿鞋的脚;同时扣带10通过自身的挂齿被扣定在鞋扣7上,这样鞋就穿好了。垫下气囊4与受气囊6之间的气道11内可以装有气瓣,使气体只进行从垫下气囊4向受气囊6的单向流动;同时在垫下气囊4部和在受气囊6部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小气孔,便于垫下气囊4再次充气和受气囊6内气体的排出;扣带10上的挂齿可以为具有弹性装置的伸缩片。当鞋使用完需要脱下时,只要两脚并拢、挤压设在内侧鞋帮2内的鞋帮气囊5,里面的气体就通过气道11被同时挤压入两个解扣气囊9,随着解扣气囊9定向膨胀,解扣装置8被推向鞋扣7,松解掉扣紧的扣带10;在回缩结构的作用下,鞋帮2扣带10回复到未使用时的状态;这样固定在脚或穿鞋的脚上的鞋帮2、扣带10就完全脱离开来,脚或穿鞋的脚就可轻松拿出来了。由于脚拿出后作用在垫下气囊4和鞋帮气囊6上的压力消失了,在垫下气囊4、鞋帮气囊6内弹性材料的作用下,它们便回复到使用前的充气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绪纲,未经黄绪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椎间盘压腹定位仪
- 下一篇: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带节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