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5592.5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0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孙逸华;余维新;廖家华;廖家力;李党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H01F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刺激 器内冷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的磁场刺激器线圈,用于解决“磁场刺激器”强大脉冲电流通过刺激拍线圈时导致线圈的发热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解决磁场刺激器刺激拍线圈发热问题一般采用蒸馏水或空气外冷却的方法,即将磁场刺激器刺激拍线圈置入特定容器(通常是刺激拍的内腔),蒸馏水或空气通过刺激拍的内腔时带走线圈外表面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传统的外冷却方法存在如下不足:线圈间需要绝缘而且紧密贴合,暴露在外的面积偏小,蒸馏水或空气通过刺激拍的内腔时带走线圈外表面的热量有限,冷却效果差;外冷却时要求刺激拍内腔的密封性高,特别是以蒸馏水做介质时,水压低了流量不够,冷却效果差,水压高了可以解决流量问题,但刺激拍内腔的密封就成了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它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其特征在于:线圈的导线为管材,管材内孔充有流动的冷却介质。通过流过的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带走管材内壁上的热量。
如上所述的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其特征在于:线圈的为双层螺旋结构。
如上所述的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其特征在于:线圈的管形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
如上所述的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其特征在于:冷却介质为液体或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扩大了刺激拍线圈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大大提高;无需要求刺激拍内腔的密封性;通过选择液体介质和气体介质可以组成封闭和开放的两种冷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自由状态图。
图2,图1的线圈成型图。
图3,图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1——液体冷却简图。
图4,图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2——气体冷却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中标记的说明:1-螺旋线圈,2-管壁,3-内孔。
图3中标记的说明:1-螺旋线圈,4-流入管道,5-泵,6-容器,7-流出管道。
图4中标记的说明:1-螺旋线圈,4-流入管道,8-流量控制阀,9-气源,7-流出管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其特征在于:螺旋线圈1的导线为管材,管材内孔3充有流动的冷却介质。通过流过的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带走管材内壁上的热量。
本实施例的线圈的为双层螺旋结构,其优点是增大了线圈的散热面积。
线圈的管形为圆形,圆形的优点是:成型简单,冷却介质流动阻力小。也可以采用椭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椭圆形优点是:成型简单,线圈整体尺寸容易控制,冷却介质流动阻力小。正方形或长方形优点是:成型较简单,线圈整体尺寸容易控制。
冷却介质为液体,液体介质的特点是便于储存。
线圈的绕制:如图1、2所示,首先选用充当导线的管状型材,然后采用特殊夹具将管状型材绕制成图1所示的自由形状,然后再对图1所示形状的线圈施加外力,将图1所示形状的线圈压平成图2所示形状。
液体介质的封闭冷却系统如图3所示,利用泵5将液体吸入,流经螺旋线圈1,最后再流回容器6。通过液体的流入和流出将螺旋线圈1的热量带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管形磁场刺激器内冷线圈与1相同。它使用气体介质冷却。
气体介质的开放冷却系统如图4所示,利用流量控制阀8控制高压气体流经螺旋线圈1,最后再流回容器6。通过液体的流入和流出将螺旋线圈1的热量带走。气体介质的特点是体积小。
对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外冷方式其冷却面积约为整个螺旋线线圈的最大截面积的两倍,而采用内冷方式其冷却面积约为线圈的横截面积与螺旋线长度的乘积。经过比较发现,内冷方式的冷却面积远大于外冷方式的冷却面积,其冷却效果也比外冷的冷却效果好。
线圈的封闭冷却系统,即由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和油、泵、容器、管道和内冷线圈组成的冷却系统。
线圈的开放冷却系统,即由冷空气或液氮和干冰、流量调节器、管道和内冷线圈组成的冷却系统;
线圈的冷却介质为流体,即蒸馏水、去离子水、油、冷空气、液氮和干冰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