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筛鼓的双防插入式棒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5810.5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7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成星怀;张卫夫;廖承东;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5/02 | 分类号: | D21D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24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筛鼓 插入 式棒条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棒筛鼓的双防插入式棒条。
技术背景
压力筛是造纸制浆行业的重要设备,其中棒筛鼓是传统铣切筛鼓的替代产品,而棒筛鼓的棒条固定在固定环中,是组成过滤缝隙的关键零件,棒条的尾部插入并镶嵌定位在固定环的槽内。现有的棒条镶嵌尾部断面一般采用圆弧形或棱形,镶嵌尾部为圆弧形的棒条,其圆弧部分是插入镶嵌在固定环槽内的,当纸浆通过筛缝进行过滤时,棒条的圆弧易产生侧向扭转,以至使棒条间的缝隙产生变化,影响使用效果;而镶嵌尾部为棱形的棒条在筛鼓的使用中也易产生扭转,而且在承受浆液交变载荷的作用下,棒条还容易从固定环的槽内拉脱,或裂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扭转、防拉脱作用的插入式棒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棒式筛鼓的双防插入式棒条,其形面由波纹面、缝隙面、楔形面、镶嵌尾部和倒挂凸头组成,波纹面、缝隙面和楔形面共同组合成棒条头部工作面,其特征是在楔形面下部的镶嵌尾部有三面,二侧面与底面直角相交、圆角相连,镶嵌尾部的一直面与楔形面的一面相接,相对的另一直面以大弧形过渡至另一楔形面并与底面形成倒挂凸头,倒挂凸头在镶嵌尾部的一侧面,倒挂凸头与镶嵌尾部共同组合成棒条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增加棒条强度,使棒条不易扭转和拉脱,减少过浆的阻力,不易裂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筛鼓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D-D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式筛鼓的双防插入式棒条,其棒式筛鼓由若干根材质为SUS316L或SUS304的不锈钢插入式棒条插入固定环的槽内,每二根棒条的工作面2组成棒鼓的工作筛缝,其形面由波纹面1、缝隙面2、楔形面3、镶嵌尾部4和倒挂凸头5组成,波纹面1、缝隙面2和楔形面3共同组合成棒条头部工作面,其特征是在楔形面3下部的镶嵌尾部4有三面,二侧面与底面直角相交、圆角相连,镶嵌尾部4的一直面与楔形面3的一面相接,相对的另一直面以大弧形过渡至另一楔形面3并与底面形成倒挂凸头5,倒挂凸头5在镶嵌尾部4的一侧面,倒挂凸头5与镶嵌尾部4共同组合成棒条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针对棒条断面镶嵌尾部4为圆形和棱形棒条的不足,使镶嵌尾部4的三面均为直面,当棒条镶嵌在固定环的槽内,具有卡紧棒条不使其扭转的作用;倒挂凸头5在镶嵌尾部4的一侧嵌在固定环中,可防止扭转又可防止拉脱,且无倒挂凸头的一面减少了过浆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5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保温瓶
- 下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塔机自动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