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6728.4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4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雷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胜辉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 锋 |
地址: | 4386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撞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特别是车辆的防撞板。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身上均固定有防撞板,防撞板的作用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有效的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减轻碰撞对车辆的损害程度。
现在的防撞板均为钢管或槽钢焊接件,钢管、槽钢的强度过高,吸收冲击能量的效果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撞板,该防撞板吸收冲击能量的效果好,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撞板,它为条状体,条状体为塑料中空体。
上述方案中,条状体上开有贯穿条状体前后的贯穿孔。
上述方案中,条状体内填充有填充物。
上述方案中,填充物为发泡塑料或沙或水。
上述方案中,防撞板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条状体的后部固定连接,条状体通过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
上述方案中,安装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板、支撑杆;支撑板与条状体的后部固定连接,底座与车身连接;
支撑板的上端与底座铰接,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后部中段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它为条状体,条状体为塑料中空体,塑料中空体成本低,强度适中,吸收冲击能量的效果好。
2、条状体上开有贯穿条状体前后的贯穿孔,可分散碰撞时的冲击力。
3、条状体内可填充有填充物,可进一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4、防撞板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可增加条状体的强度,方便条状体与车身连接。
5、安装支架可采用铰链结构,它包括底座、支撑板、支撑杆,设置在大卡车的尾部。在一般状态行驶时,支撑板放下,可使防撞板的位置离地尺寸能满足抵挡小轿车的头部,从而使小轿车撞击时吸收能量,可提高小轿车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在颠簸路面行驶时,支撑杆将支撑板撑起,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实施例1,它为条状体1,条状体1为塑料中空体,条状体1上开有贯穿条状体1前后的贯穿孔2。条状体1内可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发泡塑料或沙或水。条状体1的后部直接固定在车身上。
条状体1利用滚塑、吹塑、注塑等工艺制备一次成型或组合成中空结构。
如图5、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实施例2,防撞板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条状体1的后部固定连接,条状体1通过安装支架与车身3连接。
安装支架包括底座4、支撑板5、支撑杆6;支撑板5与条状体1的后部固定连接,底座4与车身3连接;
支撑板5的上端与底座4铰接,支撑杆6的一端与支撑板5的后部中段铰接。
如图6所示,在一般状态行驶时,支撑板5放下(防撞板实线状态),可使防撞板的位置降低。在颠簸路面行驶时,支撑杆6将支撑板5撑起(防撞板虚线状态),提高车辆的通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胜辉,未经雷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切割工具
- 下一篇:医用图像的显示方法及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