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限扭联轴器和分离式离心机械偶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6735.4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5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薛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靓 |
主分类号: | F16D7/02 | 分类号: | F16D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64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式限扭 联轴器 离心 机械 偶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机械基础传动部件----联轴器,特别是一种分离式限扭联轴器和分离式离心机械偶合器。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必须用各种各样的联轴器相连,才能将原动机的动力传给工作机。联轴器的品种有很多,它们大多数制成一个整体,安装调试非常麻烦,特别是当检修拆卸时必须将原动机或工作机拆开移位,才能对联轴器进行检修。复位时必须象安装新设备一样,安装原动机或工作机及调整校正联轴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才能完成,费工费时,极大地增加了维修成本和运行成本。例如刚性联轴器、梅花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膜片联轴器,钢球联轴器、液力偶合器、液压安全联轴器等等。中国专利ZL200620097061.5提出一种限扭矩联轴器,它是一种具有超载安全保护功能的联轴器,在超载范围内运行时可以代替大多数联轴器;中国专利ZL200720086486.0提出一种摩擦式离心机械偶合器,它能够象液力偶合器一样具有重载启动超载保护的功能。但它们都是一中整体结构,也存在上述检修拆卸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非常方便的安装和拆卸的分离式限扭联轴器和分离式离心机械偶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两半联轴器I、II、联轴器芯部部件和连接螺钉组成,芯部部件有摩擦片外套,摩擦片内套,一摩擦片组安装在内、外套径向之间,摩擦片组的外齿与摩擦片外套相配合,摩擦片组的内齿与摩擦片内套相配合,摩擦片内套上装有摩擦片压紧调节装置,在摩擦片外套的外端面设有键槽、定位止口和螺钉孔,该键槽、定位止口和螺钉孔与半联轴器I端面的键槽、定位止口和螺钉孔相配合,在摩擦片内套的外端面设有键槽、定位止口和螺钉孔,该键槽、定位止口和螺钉孔与半联轴器II端面的键槽、定位止口和螺钉孔相配合,在摩擦片外套、摩擦片内套轴向之间留有10~15mm的伸缩间隙,两根键条分别插入左右两边的键槽孔内。
摩擦片压紧调节装置是弹簧压紧调节装置,或者是离心力压紧调节装置。
联轴器芯部部件除了上述的限扭联轴器芯部部件和离心机械偶合器芯部部件外,也可以是由齿轮联轴器的内外齿轮组成的芯部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将半联轴器I、II分别安装在原动机与工作机的轴端上,按联轴器安装技术要求校正并将原动机与工作机都固定在基础上,不过要在半联轴器I、II之间留有联轴器芯部部件的工作间隙,再将联轴器芯部部件压缩,使其长度小于预留的工作间隙,此时将联轴器芯部部件插入半联轴器I、II之间,对好止口,初步拧紧连接螺钉,插入键条,再次拧紧连接螺钉,安装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检修和更换非常简单,松开连接螺钉,抽出键条,压缩间隙,取出旧联轴器芯部部件,插入新的联轴器芯部备件,再对好止口,初步拧紧连接螺钉,插入键条,再次拧紧连接螺钉,安装完成。此过程免除了原动机或工作机拆开移位和联轴器校正,大大节约了时间,大约二三十分钟即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点,安装调整容易,检修更换非常简单,安装拆卸时间少,这对生产线上检修和更换非常有利,降低了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维修成本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限扭矩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限扭矩联轴器分离或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摩擦式离心机械偶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摩擦式离心机械偶合器分离或安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用的键条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带密封分离式摩擦式离心机械偶合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半联轴器I,2----连接螺钉,3----摩擦片外套,4----摩擦片组,5-----弹簧压力调节装置,6----摩擦片内套,7----键槽,8----半联轴器II,9----联轴器芯部部件,10----伸缩间隙,11----内止口,12----外止口,13----锁紧螺钉,14----键条,15----开口销孔,16----油封,17----压紧环,18----O形密封圈,19----膨胀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靓,未经薛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在汽车上的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
- 下一篇:高效组合电极电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