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槽参数无线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7358.6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学;黄绍东;袁铎宁;肖文华;余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5/02 | 分类号: | C25B15/02;C25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参数 无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槽参数无线监测系统,属于电解行业的电子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Outokumpu公司已经推出了电解槽监测系统,其设计思想先进,但价格昂贵,国内对于电解槽温度和电压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及相应装置尚未出现。电解行业属于强酸性环境,电解液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一般为60℃~65℃),且电解车间的环境温度也较高,若监测系统采用有线的方式进行,则检测装置之间以及和主机间的布线就非常的繁杂,对于线体的防护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电解槽开槽时,短接开关中几万安培的电流全部转移到电解槽中,对检测装置的电源信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烧毁检测装置。现有技术存在电解槽参数的在线检测、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还存在监控设备的成本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传输装置的一种电解槽参数无线监测系统,实现电解槽参数的在线检测、控制,实现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运行;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工作环境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监控设备的成本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槽参数无线监测系统,它由检测装置、网关和监控主机组成;所述检测装置有一个能挂接在电解槽的槽壁上的外壳,该外壳的内部包括有:一个用于检测的控制电路板,一个用于采集原始信号的温度传感器,它与微处理器通过I2C总线相连;还有电压信号端子、信号调理电路及升压电路、微处理器顺序连接;备用电池与升压电路连接;还有无线传输电路,用于连通检测装置与网关。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具有附加技术内容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分别为: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中模块的中心控制单元为ARM7芯片。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数字式芯片传感器,密封在导热胶内,采用防护等级为IP68的防水密封电连接器。
所述的电压信号端子的一端与电解槽阳极和阴极端子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该信号调理电路与一个为控制电路板提供所需电压的升压电路连接。
所述的电压信号端子的初始电压是0V~0.5V。
所述的检测装置为嵌入式,包括有ARM7芯片,有无线传输接口。
所述的网关为嵌入式,包括有ARM7芯片,有无线传输接口。
所述的备用电池工作时长为30-40小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检测技术,三层数据传输结构,第一层为检测装置数据采集层,第二层为检测装置和网关间的无线传输层,第三层为网关和监控主机间的总线传输层,网关将无线传输来的数据转换成CAN总线数据,再上传给监控主机,网关需要外接110V/220V AC电源。无线传输检测装置的无线传输可靠距离为200-300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能实时、连续的在线监控每个电解槽的电压和电解液前后端温度,工作安全、稳定、可靠;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分析、存储、传输和打印;本系统的应用能对电能消耗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测量的工作量,减少工作环境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技术先进,功能扩展方便,维护简单。结构部分通过对装置外壳、电路板的屏蔽和间距设计等技术措施,解决了装置抗电磁干扰和耐酸的问题;数据无线传输至CAN总线,减少了电气连接关系,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解槽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解槽参数无线监测系统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胶带
- 下一篇:一种直径为55mm以上无故障传输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