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多级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7845.2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景宏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9/02 | 分类号: | C01G4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81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回转 处理 酸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多级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的装置,属高温加热提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凡涉及钢的酸洗产生的盐酸废液都可制备再生氧化铁,俗称酸洗铁红,其数量相当庞大。而氧化铁红则是磁性材料生产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原料。这种氧化铁红不可避免地含有氯离子,当其达到一定含量时,即限制了氧化铁红的应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所谓废料资源,必须除去酸洗铁红中的残余氯化物,所以从酸洗铁红中去除残余氯化物是制备合格氧化铁红的关键问题。
高温处理法是将酸洗铁红原料加入到回转窑,酸洗铁红原料在回转窑内经过800-900℃加温处理,使盐酸在高温状态下成气态挥发,由于现有高温处理方法酸洗铁红原料在窑内经受加热处理的路径受限,加热不充分,仅经一次加温处理,并不能将盐酸充分气化去除干净,仍有部分氯离子残留在铁红中,所以必须再次重复上述工序,再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操作繁杂,既耗费时间,又耗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多级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的装置,以解决从酸洗铁红中低能耗、高效率地制备合格氧化铁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用多级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的装置,包括高温回转窑,冷却回转窑,吸收塔和抽风管道,特点是高温回转窑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抽风罩,其出料口呈锥形缩口,常温冷却窑有进料口和成品出口,前级高温回转窑的出料口与后级高温回转窑的进料口连接,末级高温回转窑的出料口与常温冷却窑进料口连接,经此串接的多级回转窑装置呈卧势,与基础水平面成2-4度的倾角,各级高温回转窑的抽风罩与抽风管道连通,首级高温回转窑的进料口与原料加料斗连通。
本实用新型装置高温回转窑采用锥形缩口的出料口,将多级高温回转窑和一个常温冷却窑依次首尾串接,酸洗铁红原料在多级回转窑内连续通过,实现了连续进料和连续产出,生产过程流畅,出料口为锥形缩口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确保酸洗铁红在回转窑内的充分加热时间,有效提高了酸洗铁红中盐酸的汽化分离和去除效率,提纯后的氧化铁红直接投入后续生产工序,满足了工业化大生产对氧化铁红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需求,从酸洗铁红中分离去除的氯化氢气体,有相应的回收处理,满足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二级回转窑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三级回转窑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的两级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的装置,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方法
本例是两级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制备合格氧化铁红装置,如图1所示,一级高温回转窑1和二级高温回转窑2分别有进料口1-1和2-1、锥形缩口的出料口1-2和2-2、抽风罩1-3和2-3,常温冷却窑4有进料口4-1和成品出口4-2,一级高温回转窑1的出料口1-2与二级高温回转窑2的进料口2-1连接,二级高温回转窑2的出料口2-2与常温冷却窑4的进料口4-1连接,经此串接的二级回转窑装置呈卧势与基础水平面有2度的倾角,两级高温回转窑的抽风罩1-3和2-3分别与抽风管道6连通,一级高温回转窑1的进料口1-1与原料加料斗5连通。
将酸洗铁红原料从加料斗5经一级回转窑1进料口1-1进入一级回转窑1内,由于本装置的与地面呈卧势小角度倾斜,所以在窑内铁红原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一级回转窑1缓慢向二级回转窑2移动,并在窑内经受800-900℃的高温加热处理,由于一级高温回转窑1的出料口1-2锥形缩口的缓冲作用,盐酸铁红原料从高温回转窑1向二级高温回转窑2是非常均匀、有序缓慢移动,铁红中的盐酸连续经受两级高温回转窑的高温加热处理蒸发汽化形成的气体遂与铁红分离,并分别通过各自高温回转窑的抽风罩1-3和2-3抽出,并经排气管道6排至高温回转窑外的吸收塔7后续处理,在两级回转窑内连续高温处理已除酸、脱氯的铁红则从二级高温回转窑2的出口2-2连续进入常温冷却窑4内冷却,成为合格氧化铁红成品,经常温冷却窑4的成品出口4-2连续产出。
同理,可根据现场实施条件和酸洗铁红原料的供应情况,实施三级或多于三级的回转窑处理酸洗铁红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景宏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景宏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