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直流电振给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7862.6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李金勇;桂燕红;黄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24 | 分类号: | B65G27/24;B06B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直流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的震动反应机,更属于直流电磁式振动给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合金及溶剂加料系统大部分使用的是直流电磁式振动给料机,该直流电磁式电振的移动体与反应体间的电气连接采用弹簧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的特点是:1、弹簧的材质为铍铜,弹性好、不变形、导电性能良好。2、弹簧两端与电振移动体和反应体间的电气连接为接触式连接,靠弹簧被压缩产生的弹力与移动体和反应体接触实现紧密接触来导电,导电是否良好取决于弹簧的弹性和接触面大小。但其不足:1、该电振机一般应用在真空处理的高温环境下,弹簧易产生疲劳,使弹性变小,弹簧两端与电振移动体和反应体间的电气连接可靠性就会降低,弹簧两端与电振移动体和反应体间的电气连接因振动就会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直流电弧,烧蚀弹簧两端与电振移动体和反应体间的接触面,进一步降低弹簧两端与电振移动体和反应体间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2、+、-极两弹簧的间距为50毫米,+、-极两弹簧间的直流电弧延伸到一定的长度就会引起短路故障,严重时会烧保险、模板甚至损伤线圈绝缘,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在高温下弹簧式导线易产生疲劳,使弹性变小,弹簧两端与电振移动体和反应体间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降低,正、负极两弹簧间的直流电弧延伸到一定的长度会引起短路故障等问题,提供一种正、负极导线不会产生疲劳、电气连接可靠、不会引起短路的新型直流电振给料机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措施:
新型直流电振给料机,由直流线圈、料斗、反应体、移动体、反应体与移动体之间的导线组成,其在于:导线为柔性直线状,在反应体上连接正极接线柱及负极接线柱,柔性直线状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正极接线柱,另一端连接于负极接线柱。
其在于:在移动体上还连接有正极接线柱及负极接线柱,柔性直线状导线的一端通过连接于正极接线柱后再连接于正极接线柱,另一端通过连接于负极接线柱后再连接于负极接线柱。
其在于:连接于正极接线柱及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及负极接线柱之间的柔性直线状导线的长度大于每两者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高温状态下工作不会存在疲劳使弹性变小、电气连接可靠、不会引起短路现象,极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直流电振给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移动体上连接有正、负极接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描述:
新型直流电振给料机:直流线圈1、料斗2、反应体3、移动体4、反应体3与移动体4之间的导线5组成。在反应体3上采用焊接或支架连接正极接线柱6及负极接线柱7,移动体4内的柔性直线状导线圈5的穿过移动体4,其一端连接于正极接线柱6,另一端连接于负极接线柱7。柔性直线状导线圈5的长度为2000毫米。
实施例2
结合图2描述:
新型直流电振给料机:直流线圈1、料斗2、反应体3、移动体4反应体3与移动体4之间的导线5组成。在反应体3上采用焊接或支架连接正极接线柱6及负极接线柱7;在移动体4上采用焊接或支架连接有正极接线柱8及负极接线柱9,柔性直线状导线5的一端通过连接于正极接线柱8后再连接于正极接线柱6,另一端通过连接于负极接线柱9后再连接于负极接线柱7。柔性直线状导线5分别连接于移动体4内的线圈两端。柔性直线状导线5的长度长于正极接线柱6及负极接线柱7或正极接线柱8及负极接线柱9之间距离5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阶跃阻抗型发夹结构谐振器及其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高架自行式堆料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