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牙反合矫治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69088.2 申请日: 2008-01-22
公开(公告)号: CN201139647Y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发明(设计)人: 张发根 申请(专利权)人: 张发根
主分类号: A61C7/12 分类号: A61C7/12;A61C7/08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建芳
地址: 454850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前牙反合 矫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正畸治疗中使用的矫治器,尤其是一种前牙反合矫治器。

背景技术

人体牙齿正常合是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如果是下前牙覆盖上前牙则为畸形,在医学上称之为前牙反合,俗称“地包天”。前牙反合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牙颌颅面的正常发育,导致患者面中1/3发育不足产生凹陷,下颌前突,不但影响颜面,而且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影响也较大。前牙反合在临床上是通过给患者配戴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目前,常用的矫治器有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是采用固定支架加平面合垫、用结扎丝捆绑的方式进行矫正,该矫治器患者不能够自行取下,戴用后对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清洁较困难,容易引起口腔疾病,且在饮食上还会受到一些限制;而活动矫治器是采用活动支架、再利用钢丝来回调整达到矫正的目的,该种矫治器患者可以自由摘戴,吃饭、清洁时可以取下,使用比较方便,但其固位较差,矫治力偏弱,如不坚持戴用将影响治疗效果。这两类矫治器都是通过机械结构使钢丝产生矫治力来对牙齿、颌骨进行牵拉,矫正到正常合位置,在整个漫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患者全天戴用,这样,在一些公共场合就会对患者的容貌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患者多次定期复诊,医生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多次复诊、且不需全天戴用的前牙反合矫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前牙反合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矫治器本体具有可与人体标准下牙弓适配的牙弓槽,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宽大于下前牙的厚度,牙弓槽弓形中部的槽顶内表面为舌侧高唇侧低的下牙内移斜导面,同一部位的槽顶外表面上设有可被上前牙覆盖的咬合体。

牙弓槽弓形中部的舌侧壁外表面上靠近槽顶的部位开有横向的缓冲狭缝。

所述咬合体是并排间隔设置在槽顶外表面上的咬合突起。

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内表面上设有横向的加力弓线。

牙弓槽弓形中部的唇侧壁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有刺唇突起。

矫治器本体由弹性记忆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牙弓槽型结构,牙弓槽弓形两侧部分的槽宽与对应下牙的厚度相适应,而弓形中部的槽宽大于下前牙的厚度,这样当矫治器扣合到下牙弓上时,下前牙紧靠唇侧壁,牙尖抵在唇侧壁与下牙内移斜导面的交汇处,在下前牙与弓形槽的舌侧壁间则形成了下牙内移空间,为下前牙受力后向舌侧移动提供了空间。矫正时,患者可以直接将本矫治器扣戴在下牙弓上,在自然咬合时,患者的上前牙覆盖咬合体,通过施加咬合力,咬合体对上前牙形成了向外的推力使上前牙向唇侧移动,由于下牙内移斜导面顶部向舌侧倾斜,咬合力通过下牙内移斜导面对下前牙形成了向内的推力,内收下前牙使之向舌侧移动,这样通过长期的配戴矫正即可使前牙反合逐步恢复到正常合。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缓冲狭缝是为了使咬合体部分具有一定的弹性,防止咬合力过大时咬合体顶疼上颌内牙龈;采用咬合突起形式的咬合体,可以使咬合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便于施加咬合力;加力弓线是为了增大了唇侧壁的强度,能对下前牙施加轻力,使之得到矫正;刺唇突起的作用是当颌肌过度收缩时,摩擦刺激唇内粘膜,以提醒患者注意减缓收缩,帮助纠正由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的下颌前伸,有助于改善颜面形态。本矫治器由弹性记忆材料制成,配戴后,矫治器本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牵拉力可以替代固定矫治器用支架加钢丝牵拉牙齿,从而避免了配置固定矫治器的繁杂程序,也不需要安装活动支架来回的调整,所以本矫治器一次配置成形后就能够长期使用达到矫正目的,而不需要多次复诊,医患双方都省力简便。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以自行摘戴的矫治器,患者每天保持配戴一定的时间即可,不用全天戴用,因而不会对患者的形象造成影响。另外,现有矫治器一般是在患者12岁时才能进行配戴矫治,错过了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期,而本矫治器可以在儿童前四颗恒牙萌出后就进行矫正,从而不会影响到儿童颜面的正常发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发根,未经张发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