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感应避雷针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9214.4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斌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斌磊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理君 |
地址: | 450007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感应 避雷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感应和屏蔽功能的避雷器。
背景技术:
现有避雷针采用的形式结构大多具有引导和提供雷云导放电及回击放电通道作用,而对雷云的远近强弱等不具有传感作用,对雷云通过避雷针放电期间引下线产生的电磁干扰也不具有屏蔽作用,既不能抑制放电电流,也不能减小电流的变化率,难以克服地电位反击和瞬间强电磁场对电子仪器设备的破坏。公开号为CN26928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电磁辐射避雷装置,该装置是在普通避雷针和引下线的外面套装了一层或两层屏蔽铁管,从而达到了电磁屏蔽的作用;公开号为CN26519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避雷针,采用了圆锥型的接闪器,且在引下线的外侧设置中空柱体屏蔽层来达到降低避雷针对保护物的屏蔽作用,但上述两种结构都无法感应雷云的强弱程度,仍然留下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以上之不足而提供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能够在雷击形成之前就能判断雷云情况的感应避雷针;在雷击形成之时减小雷电流的变化率,抑制接地电阻上的电压数值,减小感应过电压和电路中的暂态过电压。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感应避雷针包括依次连接的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的下端还设有感应环,感应环与雷云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的感应环设置在绝缘支架上,绝缘支架倾斜固定在接闪器或金属屏蔽层上。
所述的引下线和中空磁管外侧还设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还与接地体连接。
所述的绝缘支架上设置有防雨罩,防止感应环被雨水淋湿。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雷击形成之前判断雷云的远、近、强、弱等情况。
2、本实用新型金属电磁屏蔽层和磁管的安装,减小了雷电闪击形成强大的电磁辐射对附近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且金属电磁屏蔽层和磁管构成磁路,使其引下线有较大的电感,减小雷电流的变化率,抑制接地电阻上的电压数值。
3、绝缘支架上设置防雨罩,可以防止感应环被雨水淋湿,提高感应环对电场的感应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该感应避雷针包括依次连接的接闪器4、引下线6和接地体7,接闪器4的下端还设有感应环1,感应环1与雷云检测电路连接;感应环1设置在绝缘支架2上,绝缘支架2倾斜固定在接闪器4或金属屏蔽层3上,引下线6和中空磁管5外侧还设有金属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3还与接地体7连接,在绝缘支架(2)上加装有防雨罩(8),保护感应环(1)。接闪器4起到普通避雷针功能,即将雷云放电引导向自身,使雷击发生在自身,使强大的雷电流经引下线6,通过接地体7泄放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及感应环1免遭直接雷击。绝缘支架2起支撑感应环1和防雨罩8的作用,感应环1是用来探测雷云远近强弱的传感器,与后接雷云检测电路配合可在雷击之前感应出雷云的远近强弱情况,金属屏蔽层3和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磁管5套接在接闪器4及引下线6外,对闪击发生时接闪器4及引下线6上向周围辐射的电磁波干扰起到一定的屏蔽抑制作用;同时,金属屏蔽层3和磁管5构成磁路,使其引下线6有较大的电感,减小雷电流的变化率,抑制接地电阻上的电压数值,减小感应过电压和电路中的暂态过电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因雷击形成的电气浪涌对电器设备的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斌磊,未经丁斌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