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罐笼气液联动超位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215.9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6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姜秋生;赵铁;齐新民;刘志超;唐道旭;原军令;行志刚;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秋生;赵铁;齐新民;刘志超;唐道旭;原军令;行志刚;刘志忠 |
主分类号: | B66B17/00 | 分类号: | B66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笼 联动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提升容器超位缓冲装置,具体的说,就是矿用罐笼气液联动超位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立井提升罐笼系统用于防止超位(过放、过卷)的缓冲装置有三种形式:机械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和橡胶缓冲器。他们共同缺陷是吸收冲击能量效率低,受冲击后产生的反作用力大,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97条的规定要求。特别是机械缓冲器里的拉伸钢带、受力拉长后不能自动复位,必须花很长的时间人工进行处理;对于橡胶缓冲器来讲,其中的橡胶也会因长时间使用发生老化、碎裂现象、失去弹性,而弹簧缓冲器中的弹簧一旦发生疲劳断裂、损坏,则超位墩罐事故无法避免。
ZL98203814.3公开了一种气液缓冲器,其特点是柱塞与缸体构成一液室,气液隔离活塞与缸体相配合形成柱塞液室和气室,节流调节芯棒一端固定在缸体上,另一端与柱塞上的节流孔配合形成节流面积。柱塞受到冲击向下压缩时、带动节流调节芯棒向下移动减小过流面积至完全关闭阀芯,实现缓冲保护。这种气液缓冲器的缺点是,由于节流调节芯棒采用的是锥形柱体、受撞击后调节芯棒向下移动行程极短、缓冲减速动作太快、加上没有防反弹闭锁机构,缓冲后撞击物还会自动向上反弹,造成容器上下震颤、极不安全,不能用在煤矿立井提升容器的安全防护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矿用罐笼气液联动超位缓冲装置。该装置以活塞杆做缓冲移动件、而不是缸体,活塞杆下端部加工有带密封件的柱状环形孔槽、与活塞环套在一起构成可自动闭锁的开关阀。当罐笼因超位而缓冲制动时、开关阀自动关闭、罐笼急速停止后无法向上反弹震颤,为乘员的安全乘坐提供了保障。这种从装置内部结构上进行的重大改进是本实用新型独有的创新设计、将其用在煤矿立井提升容器的安全防护场合较为理想。经查阅国内现有已公开资料、未见有相同类型结构的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与活塞杆一起联动的柱状环形结构的开关阀、其缓冲行程大于原设计的锥形柱体节流调节芯棒的行程,且行程终了能够自动闭锁,因此当罐笼出现超位进行制动时、虽然罐体制动时间很短、但整个制动过程却都一直保持匀减加速度运动、克服了原设计方案出现的缓冲行程过短、减速太快、制动不平稳、行程终了罐体反弹震颤伤害乘员的缺陷,满足了《煤矿安全规程》第397条的规定要求、若普遍推广使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矿用罐笼气液联动超位缓冲装置构造原理图
图中,1、支撑钢梁,2、密封圈,3、上缸盖,4、活塞杆,5、密封圈,6、油堵盖,7、节流阀,8、Y型密封圈,9、复位弹簧,10、单向阀,11、充气阀,12、下缸盖,13、浮动活塞,14、密封组件,15、安装法兰,16、弹簧卡环,17、上活塞,18、缸体,19、螺栓。
图中:—上油腔,—下油腔,—氮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缸体(18)内装有两个密封活塞,即上活塞(17)与浮动活塞(13),上活塞(17)与可移动的活塞杆(4)连接、活塞杆(4)下端头部套装在上活塞(17)中心孔内、直径处有密封圈(5)密封、与上活塞(17)共同组成的一个开关阀,活塞杆(4)下端头部中心钻有进油孔,轴外装有弹簧卡环(16),活塞杆(4)上的油孔与上活塞(17)内部的出油孔在起始位置相通。由于上活塞(17)套装在缸体(18)内,上活塞(17)便将缸体隔离为两个储油腔,上活塞(17)上装有单向阀、靠复位弹簧(9)关闭,再上面是节流阀(7)、用油堵盖(6)轴向固定,油堵盖(7)的作用是防止单向阀(10)、复位弹簧(9)、节流阀(7)从上活塞(17)内弹出。上活塞(17)与缸体(18)内壁使用Y型密封圈(8)密封,浮动活塞(13)用密封组件(14)密封,浮动活塞下腔是腔,腔里面灌注液压油,腔里面充氮气,通过下缸盖(12)上的充气阀(11)可向缸体(18)腔充注高压氮气,氮气充完后手动将阀门关闭死。腔充进高压惰性气体氮气后所形成背压可为系统提供可靠的缓冲效果。
上缸盖(3)靠螺栓(19)固定在缸体(18)上,油缸整体装配好以后、通过中部的安装法兰(15)固定在井筒底部或顶部的横梁上,一个井筒配备两副,两个活塞杆头部的支撑钢梁(1)顶住与之焊接在一起的四边形工字钢梁架,这个工字钢梁架用来托起过放的提升容器。缸体(18)及主要零部件经过镀防锈处理,整个缓冲装置安装于防护罩内,可在井筒淋水等恶劣条件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秋生;赵铁;齐新民;刘志超;唐道旭;原军令;行志刚;刘志忠,未经姜秋生;赵铁;齐新民;刘志超;唐道旭;原军令;行志刚;刘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