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304.3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书;王卫华;刘猛;李开元;袁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A61L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3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用光 触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触媒结构,尤其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
背景技术
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非常适合用来净化空气。
市场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如图1至6所示包括基座7、上下光触媒滤网5、6、堵头1、灯管3、护管2,灯管、堵头和护管组成一个发光单元,灯管3带有导线4。如图1所示堵头安装在基座上。如图2所示堵头1在同一轴线上设有直径大小不等的台阶内孔,内孔中设有灯管3的导线4,内孔包括灯管插装孔8和导线引出孔9。生产时先将导线4从导线引出孔向灯管插装孔8方向引出,然后焊接灯管3和导线4,堵头1前端插入护管2内径中组成一个发光单元。
如图6所示,上、下光触媒滤网安装在发光单元的上下两侧,下光触媒滤网6呈小的锯齿形状,其表面积较小,光催化反应面相应的也较小。当灯管及护管安装时,护管支撑在二者之间且承受外力的影响。这种光触媒结构的光触媒滤网强度小,不能起到保护护管和灯管的作用,灯管3和护管2易受外力冲击而损坏。如图6和图1所示这种滤网形状未将每个灯管分别包裹,灯管之间相互照射也浪费了光能,因此上下光触媒滤网不能充分利用灯管产生的光能。另外,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这种光触媒结构的堵头上设有一个与灯管同一轴线的内孔,导线需要穿过堵头上的内孔后再与灯管焊接,制作、安装工艺较复杂,如需更换灯管,则须连同堵头一起更换,维修成本较高。如图5和图1所示导线4从堵头的轴线的方向引出,也不利于导线的排设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这种结构中光触媒滤网的强度较高,可以起到保护护管和灯管的作用,同时又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光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包括基座、至少一个的发光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发光单元上方、下方的上光触媒滤网、下光触媒滤网,上、下光触媒滤网中至少一个滤网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上下光触媒滤网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上光触媒滤网设置为平板状,凹槽设置在下光触媒滤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下光触媒滤网设置为平板状,凹槽设置在上光触媒滤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分为两部分,凹槽的两部分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光触媒滤网上并在相互配合后形成完整的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U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堵头、灯管和护管,堵头包括与护管及灯管相连接的堵头前部以及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堵头后部,堵头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灯管插装孔和导线引出孔,灯管的两端插设于灯管插装孔内,在所述灯管插装孔的轴向全程上和导线引出孔的轴向全程上开设有相互连通成一体的敞开缝隙,所述敞开缝隙贯穿孔壁和堵头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引出孔的内端与灯管插装孔相通,导线引出孔的外端开设在堵头后部的侧壁面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上下光触媒滤网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发光单元安装在凹槽内,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使上、下光触媒滤网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上、下光触媒滤网的强度,从而对发光单元、特别是发光单元的护管及灯管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上、下光触媒滤网弯折至相互配合,与以往呈锯齿形的光触媒滤网相比增大了光触媒滤网的表面积,同时也避免了以往灯管照射灯管产生的光能浪费,因此提高了对灯管所产生的光能的利用效率,强化了空气净化的效果。滤网上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U形,这样的滤网形状便于加工制造的同时强度较高。
增设敞开缝隙,解决了以往灯管堵头上只设置内孔带来的无法将预制好的灯管及导线放置入堵头的缺陷,从而可在需要更换灯管时无须更换堵头,节省了维修成本,同时也方便了产品的安装。导线引出孔的外端开口在堵头后部的侧壁面上,使导线在堵头径向方向上引出,方便了排线及导线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触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光触媒结构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边缘罩检测系统清洗装置
- 下一篇:半自动插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