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367.9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凯;薛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易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下降 密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叶烘烤技术,主要提出一种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
背景技术
密集烤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琼森等人以减少烟叶烘烤人工投入、提高烤烟质量为目的,进行了密集烘烤(bulk-curing)实验研究,从而引发了烟叶烘烤技术的一场革命。20世纪末期,密集烤房的研究在中国开始兴起,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自动化烤烟装置也在全国开始推广。
通过对国内现有烤房的调查,有90%左右为自然通风排湿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装烟量少,不能实现密集化烘烤;(2)不能实现自动化烘烤;(3)烘烤过程劳动强度大。另有10%左右的烤房虽然经过了密集化改造,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加热设备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2)热风循环风机的位置安放不合理,不利于热风循环;(3)受停电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通过对烤房结构的改进,克服现有烤房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烘烤室和控制装置构成,在与炉膛相对的墙体上具有进风口,并在室内底部设置与进风口连通的进气道,在进气道的上方设置循环风机,进风口设置有电动风门,在炉膛与进风口相邻的墙体上设置备用进风口,同时在备用进风口对侧的墙体上设置出风口。控制装置根据湿球传感器测量的湿度控制电动进风门开启,进气道形成负压区,把外部空气引入,循环风机将空气向上吹至对面出风口,排出湿热空气;底龙与炉膛连通,二龙、三龙均位于底龙上方其一端与底龙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折后与烟囱相连通,这种结构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循环风机位于底龙的正下方,由此使被加热的热风流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在室内形成循环。在停电时备用进风口打开可以自然排湿,以减少停电时对烤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烤房结构简单,可在原来普通烤房的基础上改建,新建成本也不高,大概在2000左右,易于在农村推广。2、所述烤房采用强制热风循环,烤房装烟量可提高到原来的2.5-3倍。3、烤房适合安装自动化烘烤系统,避免了因人工操作不当引起烤坏烟现象。4、所述底龙、二龙和三龙的结构合理,可使热能充分利用。5、受停电影响非常小,停电后打开备用进风口可自然排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烤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烤房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烤房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烤房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烤房右视图。
图中,1、进风口,2、进气道,3、循环风机,4、底龙,5、炉膛,6、二三龙,7、装烟杆,8、烟囱,9、装烟门,10、观察窗,11、出风口,12、备用进风口,13、排湿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图3、图4、图5,其主要包括烘烤室和控制装置,在与炉膛5相对的墙体上具有进风口1,进风口1具有电动风门(图中未显示),由控制装置控制启闭,室内底部即地面以下具有进气道2,其与进风口1连通,进气道2的上方设置两台200W循环风机,即在进气道2上部的两个出风口上方分别对应设置循环风机;炉膛设置有80W的鼓风机。在与炉膛5和进风口1相邻的墙体上具有备用进风口12,其对侧墙体上具有3个出风口11;底龙4与炉膛5连通,位于底龙4上方的二龙、三龙与底龙4连通,三龙另一端向下弯折后与烟囱8连通,循环风机3位于底龙4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易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易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3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