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轮缘固体润滑棒的顶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493.4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8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豫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3/02 | 分类号: | B61K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5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轮缘 固体 润滑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车轮缘固体润滑棒的顶推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机车车辆的轮缘润滑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液体润滑:通过电力或以风压为动力将润滑剂吹到机车轮缘表面,这种润滑方法对环境影响大,有污染、有噪声。而且,润滑剂本身受气温影响大,高温时油稀,低温时油凝固,油稀甩出,油凝不粘。同时,由于车轮晃动,油喷不准,油面定位不准确,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目前车速不断提高,在高速行驶下受气流影响,上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另外是采用固体润滑块润滑:通过卷簧带动顶杆运动,顶杆推着固体润滑快运动,使固体润滑块前端与机车轮缘接触,实现润滑,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顶推装置的卷簧腔体位于导向管的前端,造成安装困难,因为导向管的前端与机车轮缘很近,没有合适的安装位置,因而安装和维修十分不方便,另外,顶推装置一般采用一个卷簧,一旦出现卷簧失灵,就达不到润滑的目的。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机车轮缘固体润滑棒的顶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轮缘固体润滑棒的顶推装置,含有导向管、顶杆和卷簧腔体,所述卷簧腔体固定在所述导向管的中部或后部的下侧面上,所述导向管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长条槽,顶杆两端从两个长条槽中穿出,所述导向管的两个侧壁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换向轮,所述卷簧腔体中安装有两个同规格的卷簧,所述顶杆两端通过拉线分别与同侧的卷簧连接,并且所述拉线经过同侧的所述换向轮。
所述卷簧腔体上设置有安装托板,该安装托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便于在机车上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卷簧腔体固定在导向管的中部或后部的下侧面上,通过导向管前端的转向轮拉动顶杆运动,这样便于在机车上安装,拆装和维修十分方便,大大降低其使用成本和安装难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同规格的卷簧,其使用寿命长,并且,一旦一个卷簧失效,另一个还能继续工作,使固体润滑棒的顶端始终和轮缘接触,达到很好的润滑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销售市场巨大,易于推广,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车轮缘固体润滑棒的顶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机车轮缘固体润滑棒的顶推装置的卷簧腔体8固定在导向管1的后部的下侧面上,导向管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长条槽,顶杆2两端从两个长条槽中穿出,导向管1的两个侧壁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换向轮4,卷簧腔体7中安装有两个同规格的卷簧6,顶杆2两端通过拉线5分别与同侧的卷簧6连接,并且拉线5经过同侧的换向轮4实现换向。卷簧腔体8上焊接有安装托板7,该安装托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便于在机车上安装。
使用时,安装托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机车上,二元固体润滑棒3在顶杆2的作用下始终与机车轮缘接触,二元固体润滑棒3的定型外壳和棒芯同时和轮缘接触,摩擦产生的热量首先将棒芯融化,使棒芯端部处于熔液状态,而外壳是由高熔点的润滑材料组成,不会融化,从而形成保护棒芯熔液的熔池壁,以利于棒芯熔液涂敷在轮缘上,棒芯熔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迅速与金属结合并排除其他水汽、油污等且附着能力强,并且这层附着膜经过轮轨之间碾压升温,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轮缘和钢轨上分别形成一层化学键合的复合润滑膜而达到润滑减磨的目的。
改变卷簧腔体的结构形状、改变换向轮和顶杆的具体结构形状,以及改变导向管的具体结构形式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